孩子的一句“妈妈”,生活这部剧从此就换了一个主角,母亲。这个角色,成为了她一生的羁绊,她要牺牲的,是精力,时间,青春…甚至是她全部的生活。
读完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了解他一生悲惨的经历,那一句“北海的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深深印在我的脑海,而这句话出自他的母亲。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感同身受于母亲对于史铁生先生的影响,也更无法与他的母亲感同身受,看着儿子从往日的热爱生活到现在无法原谅生活,日日消沉,萎靡不振。可母亲这两个字又有千斤重的份量,她永远能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只因为她是母亲。
人们常说,为母则刚,但一位刚满二十岁的母亲为这句话补上了后半句,让本来看起来泛泛而谈的半句话有了灵魂。几年前,一次坐在街道旁的小采访让这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火遍全网。“…我们那边的女生结婚都比较早,我十九岁就生下她了”“那丈夫呢”“去世了,车祸…事故…”说到这,她嘴角不自然的上扬,但眼里泛起了泪花,她的眼睛努力的向上看,努力不让眼泪落下来。“婆婆呢”“她们拿到抚恤金之后就把我们赶出来了…他们年纪也大了,他们需要这笔钱,我不怪他们”“那你们现在是靠什么生活呢”“送外卖,就背着娃送哈哈哈哈”停了一会,她深吸一口气,笑着说道,那我生下她,得对她负责啊,不能不管她。记者不禁赞叹道,为母则刚,她却嘿嘿一笑,说到,不过硬抗。因为这后半句,这位女孩迅速在互联网上爆火,是啊,似花一般的年纪,去早早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只因为她成为了母亲。
女娲造人时创造了母亲这个角色,也许是因为她们是同一个角色,所以她给母亲多加了一些勇敢,一些耐心,一些坚强…所以母亲在时,永远是孩子的一片天空,庇佑着属于孩子的那片蓝天。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游子吟,那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直到长大后,母亲的爱那颗子弹才正中眉心,此刻,教育完成了它的闭环。
或许只有成为母亲后,才能真正明白为何用伟大来形容母亲,像史铁生先生的母亲想要推他去看北海的花,像仅仅二十多岁的女孩想要成为她女儿的依靠,像无数的母亲在与孩子离别时驻足在车站的背影,像一句一句再平常不过的叮嘱。
质疑母亲,理解母亲,成为母亲。这段路很难走,但总有信念支撑母亲们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