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图片发自简书App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充分了解自己

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满足个人基本需求

在不违背社会道德的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然,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无心理健康可言。

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

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论“国人之心理卫生”建设】 A,心理卫生概述 心理卫生是关于保护与增强人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与方法。 心理卫生...
    兴时态_198812阅读 7,093评论 0 8
  • 影视天堂·2016豆瓣十大华语佳片和烂片,我都帮你们找全了 作者:毒舌电影 从昨晚到现在,豆瓣某页面静悄悄发生了一...
    简黛玉阅读 14,428评论 8 129
  • 【37】 孙不二为什么无心村务?因为他自己已经焦头烂额,他不是天天偷人家钱不多矿石么,钱不终于多忍无可忍了。 他偷...
    子鱼ziyu阅读 3,508评论 0 1
  • 跟朋友相聚的快乐日子总是很短暂! 感谢小军一天的热情接待! 到美半月了!吃遍了中国美食! 哈哈哈!今天最后购物! ...
    李天娇DIDI阅读 1,638评论 0 0
  • 今天因为突发事件不得不外出过夜。出来的匆忙,也没有带我这几天看的书。于是问先生,你在车上有书吗?先生去拿了两本书一...
    未来讲师阿真阅读 1,16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