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2001年1月1日星期一 天气 睛
今天是元旦,清晨的街头就已经热闹非凡。此起彼伏的锣鼓声,已拉开群众元旦游园活动的序幕。
街道舞狮队从东街舞到西街,伴随着人群的欢呼和鞭炮的鸣响,展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小区门前,一群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为过往的人们免费书写对联,字里行间充满了节日的祝福。沿街的店铺装饰得五光十色,处处洋溢着喜庆和祥和。
九点钟,一场全民参与的长跑活动如期展开。在各市各企事业方阵的巡游后,市长亲自扣动发令枪,参赛者们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起跑线。他们在路上你追我赶,每个人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也融入了这场长跑的队伍中,心情随着大家的脚步而愉悦。 就在这时,我不经意间瞥见了路边的阿九凉茶店,那一刻,我的心脏猛地跳了一下,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儿时的好伙伴阿九。
我们从小在一个工厂小区长大,他是我小学同学,四年级转学到我们班,他也是我最要好的小伙伴之一。 他的父亲在厂里工作,而他的母亲来自农村。 九十年代城市的扩展,他和他母亲,以及他妹妹趁着“农转非”政策,才来到城市里和父亲团聚。 但由于母亲缺乏文化背景,难以找到工作。家中还有阿九的妹妹需要照顾。一家四口仅依靠父亲微薄的收入生活,生活很是艰苦。
面对困境,阿九的母亲利用她在农村制作酸料的技艺,在街道办附近摆起了小酸摊,以补充家庭开支。
由于阿九才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他的语言带有浓重的家乡口音。学业成绩也不太理想,初三后就辍学了。他曾短暂在工厂打工,但后来选择跟随母亲经营酸料摊。我经常路过他们的摊位,每次都会品尝一小碗酸料。
说实话,阿九制作的酸料味道确实不错。 他不仅继承了母亲的手艺,还进行了诸多改良。 他母亲摆摊的时候,原本只有辣椒、蒜头、李子等几种酸料,到了阿九手中,酸料的种类大大增加,如黄瓜、豆角、拌白菜等,加上他的帅气外表,吸引了众多女生光顾,生意还很不错。 靠着这个不起眼的酸料摊,阿九硬是供妹妹完成大学学业,其努力与坚持也令人敬佩。
作为他多年的好友,我是打心底佩服他。我经常会去酸料摊上陪伴他。我不懂得制作酸料,他干活的时候,我只在旁边看摊,也帮不上忙。
今天是元旦假期,阿九的摊位上异常忙碌。在我匆匆从他摊前跑过,看见他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禁默默祝福:“加油,老板,愿你好运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