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总书记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建设健康中国的行动指南,更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实践号令。
深化改革,打破“紧箍咒”。我国人口数量多,优质医疗资源有限且分配不均衡,医疗资源极不充足。几十年前,中国的赤脚医生、农村合作医疗等模式解决了“看不上病”的难题;如今,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机制、“互联网+医疗”服务系统等医改走出了“看不好病”的困境。医疗改革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增添了强劲动力。
加强教育,筑牢“安全网”。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且分配不均衡,导致教育呈现出极度内卷的现状。“埋头写作业,上网搞娱乐,以车代步行”,从学校到家长极度重视文化课程,盲目追求学习成绩,忽略了体育锻炼,青少年逐渐由“动”转“静”。因此,要加强运动教学,扎扎实实推进体育课程,切实提升青少年体质,真正实现少年强则国强。
积极参与,打通“活水源”。当今社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人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熬夜成为人们日常,“亚健康”成为社会常态。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警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养。我们要积极参与健身实践,切实提升健康素养,让身心愉悦、工作高效、生活有品质,推动整个社会积极向上,充满阳光,共同打造健康中国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