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说得很清楚,语句表达得让人明白,会自认为别人领悟到自己的意思。其实也是我们自己的一厢情愿了,自己认为的常识不一定是别人思维里的常识。
晚餐,小孩换牙,吃饭比较慢,我进去厨房先清洁其他器具。不一会儿,小孩很开心的进来并告诉我已经吃完,我知道她在等待被表扬,就如她所愿,更想她参与家务,让她把碗收进厨房让我清洁。她很认真,也很小心,分了几次把碗收进洗碗池。她被称赞很注意安全和很小心后,兴奋地问我要不要把筷子也帮我收进来,我赶忙称赞她想得很周到。
在我的常识里,大家说收碗都是指把碗筷一起收,或是把餐桌上的餐具都收拾妥当的。和小孩聊天时,得知她在幼儿园就餐时也有收拾餐具的日常经历,现在一年级了,我是以为小孩已经明白了这个常识。
再者,涉及一些物理知识,我们容易理解的事情别人不一定理解。老人家有时忍不住会责怪我把一些装温水的保温瓶的盖子拧得太紧,我解释了好几次是温水变冷可,里外压强不一样,为通俗易懂,说是压力不一样,但老人家还是理解不了。老人家买衣服考虑实惠多些,买的衣服材料含棉料低些,会有静电,我告诉他们静电会让让皮肤很干燥,脾气会容易躁动不安,他们也未能理解。
这个有点类似网络流行语的认知,如不挣认知以外的钱。对我而言,明白一些事情,是不能从语言就可以理解到的,很多还是要自身经历。
犹如对于俩个有感情的人互发信息,会很容易误会,我们会忽略别人屏幕上一句无事的背后的失落与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