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点钟到现在,快三个小时了,我的心依然很乱。早已想象过的问题,没想到会这么早出现。
去掉周末和请假,儿子上幼儿园12天了。今天下午五点钟我准时出现在儿子教室门口,老师拉着儿子的小手对我说:“他的手背被另外一个小朋友掐破了皮,回家了你要给他擦点药。”我低头一看,儿子的小手上有三处掐破皮的地方,已经有些红肿了。这时接孩子的家长都挤在门口,闹嚷嚷的,我就把儿子拉到了外面操场上。
我严肃地问他:“是谁掐你的手?”他说还是昨天那个小朋友。昨晚洗澡的时候他告诉我在幼儿园的时候有小朋友掐他的手,我当时检查了一下发现没大碍,就对他说:“你告诉他不可以掐手!”
我继续问他:“你跟他说不可以了吗?”他沉默了,显然他没有说,他没有做任何反抗。我有些生气,是怒其不争。
看着家长们差不多都走了,我又拉着他走回教室去问老师,老师向我表达了歉意并且说以后要把那个孩子跟儿子隔开,我还能说什么?班上有25个孩子,老师们很忙,哪能时时刻刻注意到每个孩子呢!
回家的路上,心疼和愤怒让我不理智地念叨了一路:“下次他再掐你的手你就打他,听到没有?你要是不反抗,他还会再掐你的……”小人儿似乎完全没放在心上,还一直用别的话题转移我的注意力。
我向他灌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观念,他似乎理解不了,而且对我的喋喋不休很反感,直接明确地对我说:“妈妈你不要再说这些话了。”我只好闭嘴。
我想起他两岁左右的事,那时的他特别爱打人。去外婆家玩,把四岁的小表姐抓得满脸伤痕,不敢靠近他。带他出去玩沙子,别的小孩都在专心地玩,他呢,拿着小铲子不去挖沙,挨个敲周围小朋友的头,我们制止他不听,依然乐此不疲,一旁的家长们不乐意了,抗议说大人也不管管,我妈委屈地说一直在管你没看到吗,差点跟他们吵起来。
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教育他“打架不乖,打架不是好孩子”,起到了一些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再不打人了。最近他迷上了恐龙世界,但是剧中很多恐龙争抢打斗的画面让他害怕,他要求只看“不打架的恐龙”。
现在,我却教他“打回去”,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我教他保护自己,可也许他根本不觉得小朋友在欺负他,而是在闹着玩呢!
晚饭后他照例去小区健身器材那里跟小伙伴们玩。一见面他就说:“看,我的手受伤了!”那神情和语气仿佛这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情,我真不知道他的小脑袋里在想些什么。
我不会小题大做把这件事归类为“校园霸凌”,但似乎也不能无所作为。于是在他们班级微信群里@了那个孩子的妈妈,让她把孩子的指甲剪掉,并发了儿子手上伤痕的照片出来。
过了一个小时那位妈妈向我道歉并且表示会好好管教孩子,还请老师多留意她儿子,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发生,还算是明白事理的家长。
我没有再念叨儿子,而是苦苦思索他不喜欢我的说教的原因。大概是我说的话给了他压力,他觉得他做不到,所以很抗拒。
九月一号开学那天我在他的书包里装了三条干净裤子,因为他一哭就容易尿尿,而那一天肯定会哭很多次。那天放学他一看到教室门口的我就带着哭腔说妈妈我刚才尿裤子了,我马上笑着说没关系的,老师会帮你换上干净裤子的,之后再没聊这个话题,他只尿了一次裤子我觉得很不错了。第二天又尿了一次,我还是同样的态度。然后一直到今天他再没尿过裤子。
刚刚在一个育儿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文章,文中的一个观点让我有所领悟,它说孩子尿裤子后如果受到责备会产生压力,压力会导致他们更频繁的尿裤子。这样看来我在儿子尿裤子这件事上做的很好,没有给他压力,所以他没有再尿裤子。
那么在小朋友欺负他这件事情上,我是不是太过于紧张了?也许也该照例用之前的态度,鼓励他自己去解决,而不是喋喋不休地说教让他倍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