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我一个多月前写的,当时没写完后来忘了发,没想到,再发出来,是为了纪念在我家生活了33天的小蜥蜴。事实证明,顺顺这个铲屎官做的很到位,对她两只小鸟尽职尽责;而我,对六百也有了感情。小作文连发三天,小蜥蜴的故事到此为止,不再伤心。】
大年初三,我家添了三个小活物。虎皮鹦鹉大头,蓝色的当当管它叫笨笨,白色的顺顺管它叫初三。蜥蜴鬃狮蜥,起名叫胖胖,我说应该叫六百,因为是花了600块买的。
宠物来我家的过程很有意思,分阶段详细记录一下。
1.小孩子喜欢小动物是天性,我不喜欢小孩子和小动物也是本性,之前记录过收养流浪猫,也经历过水煮乌龟和铁板乌龟,反正养宠物这个事在我们家是一直不被接受的。
2.顺顺去了趟小姨家,接触了蜥蜴,回家跟我说她也想养;这回我没绝情的拒绝她,我也认真想了一下,如果她能自己负责任,也不是不可以,我就给她提了个要求,她老大不乐意,说凭什么别人家养什么都行,我养个宠物还得写可行性报告,我说在写的过程,你需要搜资料需要思考需要缕清思路是否适合养。大年初一,我们去合生汇一个蜥蜴馆,她看上了一只红白花纹的素食蜥蜴,非要抱回家,我以没有看到报告为理由拒绝了她,其实因为六千八的价格远远超出我的预算。晚上要睡觉了,又缠着他爸,说要不养只驴也行,还能抱着睡觉,我和弟弟在卧室听了嘎嘎乐。
3.头脑风暴:大年初二在奶奶家,在我反复提醒下,交了一份报告,同时让我去合生汇取电脑的时候就把她的蜥蜴一起买回家,完全不考虑价格,明明前一天在合生汇还因为与淘宝二十八块钱的差价退了39块钱的手机壳。我给她回了我的批复,她表示那就再想想。晚上接她俩回家的路上,我了她的想法,最终商量一致,先养个笼养毛茸茸的比如鼠类,等春天暖和了,再养个鸡鸭鹅什么的。
4.实践经验:大年初三,早上打了电话,紫竹桥花鸟鱼虫市场居然正常营业,我们仨去北医三院看完脚就饭也不吃的直奔而去。那个市场我和吕松以前去过,除花卉和花鸟外的小动物摊位还挺多的,范围几乎涵盖了大众宠物。她俩自己溜了一大圈,我又陪她俩溜了一大圈,最后顺顺笃定的说,要不我还是要个iPad吧,我感觉我好像不适合养宠物,我劝她来都来了要不再看看。反正她坚定的把鼠类给排除掉了,包括但不限于仓鼠,龙猫,荷兰猪,豚鼠,还有长得和耗子一模一样的花枝鼠。确实如此,鼠类对于我们这样两周内花过五百块钱请了两次除鼠专家的家庭来说,真的有点,不能接受。顺顺说如果可以她还是想养蜥蜴,我说也不是不可。
5.最终顺顺选了一只虎皮鹦鹉,我让当当也挑了一只,一公一母做个伴还能下蛋;当当选了一只红色花纹的鬃狮蜥。全程都是她们自己和店主沟通,我辅助提问。可是这俩小玩意都是热带动物都喜欢热,然后她俩就出门进去的都捂在怀里带着。
6.我们去市场的时候,LV去老舅家串门了,回家汇合好,俩孩子高高兴兴的自己忙活自己的,LV郁闷了,垂头丧气,上纲上线,把我们好一顿数落,就差跟我们决裂了。LV当天晚上夜班,十点多回来进门,先去看了眼胖胖,第二天早上七点多回来,第一眼又去看了眼胖胖,我说你干嘛去了,他笑嘻嘻的跟我说,这玩意还挺好玩。
最后的最后,是这一个月的一些经验总结。
从宠物医院医生那里知道的,1.鬃狮蜥是入门级别,最容易养活;2.我们的经历,可能是环境温度不好,也有可能是买回来就不是特健康,建议以后买回来先去医院做体检;3.六百属于亚成体,大概不到一年;4.再买的话,可以考虑一岁多的成体,也容易适应环境,虽然幼苗便宜,但也最不容易成活;5.如何判断健康呢,能吃能喝能跑能跳,尤其是小蜥蜴,能追着菜叶子跑;6.绝对独居习惯,幼苗时可以混养,长大了就要分开,即使一公一母,交配后也要分开,如果一个缸里有两只,一定会互相伤害,咬爪子等等。
这一个月摸索的心得,1.特点,胆小,怕人;2.不喜欢翻肚皮;3.晒灯瓦数足够,缸底也要铺保温,28-38度;4.昼夜时间固定,比如8点-18点;5.固定好高温区和低温区,维持稳定温度,不要忽冷忽热;6.洗澡一周两三次就行,不要太频繁。7.及时看医生,不要只停留在网络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