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影片是所有奖项中最具分量的奖,虽然不一定是最受大众喜爱的,但它一定是商业与艺术、表演与技术各个方面最均衡的选择。偏偏有时评委会会进行一些骚操作,做出让人看不懂的选择,比如1933年的第六届奥斯卡,获得最佳影片的是《乱世春秋》。目前该片的豆瓣评分只有5.9,尚未达到及格线,也很不幸成为了史上评分最低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影片主要讲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马里奥特一家是伦敦名门,布尔战争爆发,男主人罗伯特告别妻儿去了南非战场。1900年战争结束后荣归故里。之后长子长媳在去美国度蜜月时,乘坐的泰坦尼克号游轮遇难。小儿子爱上了前仆人的女儿——舞蹈演员弗妮,1914年,一战爆发,小儿子奔赴战场,在战争即将结束时为国捐躯,马利奥特家也渐渐没落。1933年的新春之夜,马利奥特夫妇缅怀逝者,祈愿和平。
这部影片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流水账式的叙事手法。从布尔战争、泰坦尼克号遇难到一战的开始与结束,横跨三十年的岁月,要在短短的110分钟内表现出来,的确很难。可是导演又很贪心,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描写,就导致了所有的故事没有铺垫,匆匆而过,难以让人印象深刻。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故事没中心,人物没性格,看完影片,没有什么东西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之外没有情感,这才是影片最失败的地方。
这部影片是由舞台剧改编而来,可是编剧很明显没认识到舞台剧与电影的区别。在影片中,转场依然要靠年份字幕来进行,大量的剧情的推动要靠人物的对话完成,种种迹象依然保留着舞台剧的风格。
在同届奥斯卡中,有海明威原著改编的《告别武器》,有温情感人的《小妇人》,有恢弘大气的《英宫艳史》,怎么看都比这部《乱世春秋》要优秀,但就是这样一部记流水账的作品,一举摘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艺术指导三个重量级奖项,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谜。
注: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电影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奥斯卡小站”,更多奥斯卡获奖影片与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