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句诗词最能够表达出两个人错过以后巨大的遗憾?
这样的诗词太多,每一句深情的吟咏后面都是无力言说的心酸。这种哀伤是爱而不得的无奈,是天涯陌路的悲戚。比如李益写的“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晏几道的“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以及苏轼悼念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当然,除开“死别”以外,另外一种“生离”似乎更具有让人唏嘘感叹的悲凉。两个曾经相爱成婚的人,迫于压力最后各自走进新的婚姻,某一天偶遇只能彼此红着眼感叹命运弄人。陆游的《钗头凤》就是讲的这么一回事。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墙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于宋高祖宗十四年,与表妹唐婉成婚。就像所有的古装电视剧一样。两个人青梅竹马,成婚以后,感情浓烈像是一碗蜜糖。唐婉并非一个大字不识的女性,同样才华横溢的两个人常常推杯换盏,填词作赋,可谓情深意浓。
只可惜大多数感情故事从来都是好景不长。婚后一年,陆母因怕二人感情太过深厚,致使陆游留恋温柔乡无心仕途,顾逼迫陆游与唐婉分开。迫于压力两人分开以后,陆游另王娶氏为妻,唐婉也另嫁夫君赵士程。
两个深情相爱之人,从此回不了过去。
若干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在绍兴沈园再遇前妻唐婉,而唐婉身边陪伴的是她的新夫君赵士程。此种哀伤透彻心扉,于是陆游挥笔写下了这首《钗头凤》。
词的开头就像是电影里一个特写的镜头一般,一双温润的的手,捧着装着黄縢酒的杯子,轻轻地放在了他(陆游)的面前。还记得那时候春风沉醉,满城都是一片旖旎景色,宫墙外绿柳成行,随风轻舞。这真的是景色美得让人难以忘怀吗?难以忘怀的,应该是那时候还陪伴在我身边的你。这就像是汪曾祺在《人间草木》中写道“那一年,花开的很好,好像专是为了你”。
尽管开篇很美好,可是转头就已是物是人非。好恨那吹落百花的东风,为什么美好的回忆如此之少。这一杯杯吞下去的不再是酒,而是爱而不得的愁绪。谁曾想到再遇见已是几年之后的光景。
诗词的魅力,就在于用寥寥数字,就能把一个长故事讲完,而且传达的情感精准无误。每次读到这里,都会想起张爱玲在《半生缘》的开头写下的话,“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算起来倒已经有十四年了——真吓人一跳!马上使他连带地觉得自己已老了许多。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桢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的工夫,这几年里面却经过这么许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同样是久别重逢,同样是一种怅然若失的悲哀。
再次相见的时候,春天依然还是那么美,只是从前的人却消瘦了不少。“泪痕红浥鲛绡透”,鲛绡是指神话中鲛人织的生丝织物,后来泛指很薄的手帕。两个人相见,必定是泪流满面,为的是那份曾经的美好,也为的是两个人无力和命运争斗的弱小。流下的眼泪弄花了脸上的胭脂,又把那薄手帕给浸湿透了。沈园的桃花如今落在空旷无人的池塘与楼阁上,像极了被拆开的两个人。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纵然永远在一起的山盟海誓还在,可是如今那一封封的书信,却再也无法承受那绵长的爱恋,再也无法将渗透思念的笔墨和贯穿了情意的文字托付给你,罢了,罢了。
佛云: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陆游用“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八个字就道尽这爱别离的千回百转。每一个人内心都有一处柔软,就算是一生力主抗金的爱国诗人,同样也有终其一生也无法释怀的情殇。陆游在六十三岁,七十五岁,以及八十四岁临终前,都去过沈园,并留下了诗文凭吊早已去世多年的唐婉。“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也是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陆游错过了唐婉,却用了一生来缅怀。人生情爱多有不得已,相聚时定当尽情欢乐,莫等到斯人离去,才来追忆曾经。
人生若得此等深情,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