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哥格言,人生几何,最美不过当个吃货

袍哥眼里,吃才是江湖。

一次从成都坐动车到重庆,没想还能遇见这个熟悉的老大哥。老哥是企业家,也是收藏家。他个子高大,体型胖硕。一到冬天还会邀一两个好友去冬泳,平时吃食虽说不上讲究,但也是资深美食评论家。

就单单在他所在的四川镇子上,他的早餐简单又丰富。首先要吃得饱,也要吃得好。早上选面条最好,镇子上人情淳朴,价格不贵。

一碗豌杂面呈上来,面分量足,面上一边是杂酱一边是豌豆,泾渭分明。配上的小菜和辣子颜色明朗。筷子一挑,碗里热气冉冉升起,香气早就唤醒身体每一个细胞。一筷进嘴,辣味正好,这和着的花生、小葱偶然吃到,面的味道被香脆一下击中,安逸舒畅。

一碗面尽管分量足,对袍哥来说再加俩卤鸡蛋还差不多。有时遇到一个好店,可以尽情加佐料、臊子,那对一个吃货而言简直是一份恩赐。他在面里加上肥肠、肉碎、牛肉,这个面就变得有点不像面了,要不再来碗稀饭。

他热爱历史,所谓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他走出自己镇子,寻访各地古镇,为了保护那一方岁月痕迹,也想尝尝当地美食。

不时带着助理去隔壁古镇吃饭。当年他当知青时,偶然在公社供销社食堂吃过一次蒜薹肉丝,那个味道被他喻为“天香”。后来天南地北也吃过不少这个菜,都对不上。直到这时才又找回这种味道,这种味道带着一种私人的,亲切的美感。

别看着这和其他地方炒的颜色、气味别无二致,但夹一筷放在嘴里,那种清香爽脆已经魂牵梦萦好久了。喝点小酒,有块菜掉在了桌上,他想着不浪费,拿着就往嘴里送。店家笑他,浪费也没关系啊,后院套着一条大狗呢。他支吾了一下,可能没听进去。

在昆明走访旧货市场时,他自曰去收“破烂”,逛一次足足装满了俩集装箱。打道回府时,时间紧,但也得先吃上一点东西垫着。

他叫了一碗卤鸡米线,把鸡卤了,切成片,量足味香,还可以选加卤蛋、卤豆干、卤猪肝等。他加了一份酥肉,也同样切成片,酥香有嚼劲,配上米线,吃来也是回味无穷。

吃过鲜辣的火锅,加以肥牛、乌鱼片,即熟即吃,配以冰啤佐之;吃过龙陵石斛做的各类菜,价值极高;还有北海鱼,鲜鱼放在盐水里浸泡一晚,第二天直接可以吃……

他有时也说自己家里的美食,在外吃再多,最后还是家里最为挂念。

家里有孙女初长成,在冬至时硬要包饺子给他吃,她说多菜多肉,姥爷冬日不冷不饿。他赫然长笑,欣喜安慰。包了两种馅,一种是牛肉韭菜,一种是鸡蛋香菇。

除了拿去煮的,剩下些个,统统留着早上油煎,炸至金黄正好,配上一碗小米粥,一碟榨菜,一碟老陈醋。煎饺沁香干脆,沾上陈醋,少了油腻,多了一份鲜味。米粥正好解去干咸,放点小菜,吃来也是顺口滑腻,一碗不够,在加上一碗,吃得尽兴舒坦。

车站里,我看袍哥肚子又大了些,不禁打趣说,“袍哥,您又到哪里寻了美食啊?”

“吃个啥子哦,又去捡些破烂回来,顺便吃点东西。不过重庆那边的走马镇的鱼还不错噢。”

“是吗,下次你要带我去尝尝看。”

“没得问题。”

袍哥这样到处寻觅美食,我都想跟着去捡“破烂”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时钟拨动下一格刻度 纸上,涂改反复 笔下怠慢,几多突兀 心似飘忽 远端,失焦模糊 擦拭眼角迷雾 困意卷走几行文字偏...
    清风于此过阅读 110评论 0 0
  • 在写作课的第三次作业中——要求用思维导图拆解10W+文章《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的结构框架中,对于仅仅连敲门砖都...
    精灵王子魔豆公主阅读 293评论 2 2
  • 常到南山走一走,一定活到九十九; 南山空气真是好,山里人们也实在。
    木子春阅读 19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