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革命》纪录片推荐


这是梨子的第4篇文章


        《无声的革命》/新加坡教育解读

                      促进教育公平化

            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即将打响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01

  新加坡这个国家,将迎来50多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教育变革!这次改革的核心,就是将要取消将不同成绩的学生放置进不同的“快慢班”的分流机制。

《无声的革命-新加坡教育解读》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首播频道:CCTV-9(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首播日期:2016年4月27日《寰宇视野》时段




压力,拼搏,胜利,失望,这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以两名正在面临小学升初中考试的新加坡孩子的故事为线索。中考的成败,决定着孩子在初中将接受怎样的教育。事实上,新加坡初中被分成4等,每一等级都决定将来孩子是否及接受怎样的高中教育, 因此,入学初中的考试变得尤为重要。

面临考试的孩子,备受压力的教师和校长,家长的抉择,社会的担忧,被誉为世界第一的教育体系正在面临挑战。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即将打响。

#                         


02

                      “面临考试的孩子”

主人公:伊莎贝尔.李

伊莎贝尔.李,12岁了。六年级课程已经学习过半,今天对她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她要参加新加坡小六会考(小升初考试),她很紧张。

最后,伊莎贝尔顺利通过了决定命运的小六会考,但两个A、两个C的成绩,让她与自己的目标学校无缘,最终就读于普通学术学校。她在新学校里的表现依旧称不上优异,但已经比之前的她有了很大的进步。


                                                         

主人公:哈姆卡.加法尔

哈姆卡.加法尔,已有两次没有通过小六会考了。在哈姆卡的姐姐看来,自己的弟弟并不擅长学术科目,这让她很担心。

最后哈姆卡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工艺教育学院。学习能力差但动手能力强的他,在这所学校里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

伊莎贝尔和哈姆卡两个学生的例子,可以说是生动反映了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

#                                 


03

这是一个因材施教的教育制度


新加坡,一个狭小的岛国,面积只有美国洛杉矶的一半,只有600万人口,且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

图片来源于记录片

新加坡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很多人把它归功于新加坡先进的教育体系。


在PISA(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中连续三届,新加坡学生都坐稳了五强的宝座。《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新加坡2007,2009,2010三年中均位列榜首。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新加坡不同的课程(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与一些国家的同等教育相比,新加坡的教育理念是“因材施教”,认为所有学生都应该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这样才能发挥每个孩子的不同的潜能,才能最大程度上让每个孩子都具备“学习”的能力。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他们建立了适合新加坡学生的一些列考试和课程,包括各种评估考试以及随堂测试。通过这些考试,让学生发现哪种教育更适合自己,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新加坡不于同的学校(图片来源纪录片)

学生可以选择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方式有很多,而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新加坡学生的辍学率。新加坡在实施分流的这些年中,各个层次的辍学率均大幅降低,学生们完成各自学业的几率接近100%。

#                               


04

          这也是一个教育拉大隔阂制度

但新加坡以获得直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教育制度,会是一种完美的制度吗?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其实在新加坡教育神话的背后,是一个非常功利的教育。人与人的差别并非一成不变的,但用一次考试就将学生们分流划分。这使它带来了一些副作用……比如歧视和阶层划分。

在《无声的革命-新加坡教育解读》纪录片中,黄永宏先生提出,“我们不会试图掩盖学生的差异,我们会因材施教”“考试使教育制度更加透明”。然而,他也提出,“并不是每个出生在新加坡的孩子,都要接受大学教育”。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在新加坡实施分流的这些年里,新加坡的“小升初”几乎有着和东亚国家的“高考”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整个新加坡十二三岁的孩子将用小学毕业后的一场考试,去决定未来二十年的人生走向。一条“直通车学生>快捷流学生>普通学术>普通技术”的鄙视链,就自然成型了。


在新加坡的这些孩子,小学毕业后几乎就可以看完他们的人生路了。在新加坡,由教育体系促进成的阶级划分由此愈发根深蒂固。在这里,“教育改变阶层”变得难以想象,“教育拉大隔阂”,才是悲哀的现实。(梨子推荐新加坡CNA电视台的纪录片《Regardless of Class (无关阶级)》)

#                 


05

                  回顾过去,启迪未来

​新加坡重视知识经济,而对于知识经济来说,教育至关重要。可以说教育发展是新加坡的重要发展战略。


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回顾思考,新加坡在最初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并且逐步被发展成为一个国际贸易港口。后来脱离统治后,加入了当时的马来西亚联邦,然而最终因为避免冲突,新加坡被迫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那么新加坡作为一个国际贸易港口但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他们的劳动力资源的能力将直接决定国家的经济发展。


这一点新加坡副总理毫不回避,他提到:“我们需要使其它国家的公司相信,在激烈的国家竞争中,我们是不错的合作伙伴,这就需要新加坡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否则无法吸引外国企业”。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新加坡最初的发展战略是引进外资,因此国家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劳动力,刚开始的时候,新加坡有一个阶段被称为生存教育阶段,新加坡在当时没有足够的资源,无法满足学生多种多样的需求,考试分流机制这种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育制度,成效显著。


可当分流愈演愈烈,现实的发展却远远偏离了预想的轨道,这或许正是分流背后最残酷的地方——“穷者越穷,富者越富”。(梨子推荐纪录片《赢在起跑线》)

新加坡分流体系(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分流的结果一旦确定,就不易逆转。


在时隔多年的今天,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终于有了改变的趋势。


新加坡的改革规定:

从2024年起,新加坡中学将不分快慢班,所有人都是4年毕业。但在同样的学制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学习情况的不同选修难易程度各异的科目,所有科目也将分为由易到难的三个等级。

而从2020年开始,将有25所试点学校,让目前已身处不同层级的孩子,选修比自己更高或更低一层的课程,这意味着不同层次的孩子有机会处于同一个教室,共同学习进步。


新加坡此次的教育改革,虽然只是第一步。但它反映了新加坡的反思与进步。


END

今天,梨子跟大家分享的纪录片——《无声的革命-新加坡教育解读》到这里就结束了。

这部纪录片对于初步了解新加坡教育,是非常值得参考的。同时也向大家推荐《赢在起跑线》,《Regardless of Class (无关阶级)》两部纪录片。方便大家了解和学习新加坡的教育制度。

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该去思考:

”因材施教“的精英教育是否应加入“有教无类”的思想?

好的教育不该是小部分人的特权,但又如何给所有人一个平等教育的机会?

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寻找答案。


【版权说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素材来源:整理于纪录片



爱学前、爱生活

两个学前小姐姐的成长之旅

作者:观察世界的梨子酱

微信公众号:梨子幼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