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社区举办了机器人活动。邀请了社区里十对亲子参加这场活动。
活动刚开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小女孩就哭起来了,大家都摸不着头脑。他爸爸安慰她来着。
活动持续中,不知不觉,女孩的爸爸就悄无声息地跑到一边玩游戏去了,小女孩就由工作人员看着。
后面的教学中虽然也哭了几次,但是在工作人员的安抚下,总算学完了搭建机器人。
等到比赛的环节,才是女孩的情绪爆炸点。
第一次比赛,小朋友们分为五组,在各自的赛道上,让自己的机器车往前跑。女孩也在其中。
比赛还没开始多久,女孩不知怎么的,把机器车猛地摔在地上,大喊大叫,我不玩了。扑向爸爸的怀抱,号啕大哭,嘴里一直念着,大家都欺负我,真讨厌。女孩坐在爸爸身上,哭个不停。工作人员跟她爸爸都在安慰她。
全场的家长,孩子,工作人员都被女孩的情绪爆发吓住了,不知道究竟怎么了。
为了安抚女孩,在第二场比赛里,又让女孩参加了一次。
这次她又哭了。不仅哭了,还挡在一个小男孩的赛道前面,不让他的机器人往前走。幸好一位家长把女孩拉到一边,耐心开导。
这个小男孩因为第一次赛道有限,没有参加比赛。比赛完了以后,才告诉我们他还没有参加,也没有大哭大闹。
两次比赛中,小女孩的情绪爆发,我们都不知所措。她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只是说大家都在欺负她。
等到后面抽奖,我真怕她又开始撒泼。
果然,没有抽到一等奖的她又又又开始哭了,不停地拍打抽奖大转盘,缠着他爸爸要一等奖的玩具,还问,为什么我喜欢的,别人也喜欢。
非要他爸爸立刻马上,带她去学校买玩具。
工作人员为了安抚她,拿了一个芭比娃娃送给她。她说这个很丑,一定要别人的玩具,吵个不停。
我们在一边看在眼里,真是气的牙痒痒,谁不想把她狠狠地揍一顿。
她第一次哭的时候,大家还在安慰她。第二次,大家都熟视无睹。第三次,我们已经很不耐烦了,只希望她快点离开这里。
原本愉快热闹的氛围,都被她一个人破坏了。
好不容易等来了女孩妈妈,妈妈严厉教训她:要么你现在拿着这个芭比娃娃回家,要不然你就自己就在这里,爸爸妈妈去吃饭。
可是女孩不依不牢,拽着爸爸的胳膊不放手。
爸爸不是一脸无奈,而是一言不发,像一个局外人,看着母女俩的闹剧,丝毫不参与。他的纵容甚至助长了女孩的任性。
不管妈妈怎样,我就是拉着爸爸不放手,爸爸会保护我。仿佛这场硝烟中,妈妈是她们一致对外的敌人。
最后一家三口终于走了,临走前,妈妈不停地给我们道歉。
我们一致讨伐这位讨厌的爸爸,暗自揣测,女孩这样任性不讲理,绝大部分都是这位爸爸的功劳。
活动过程中,爸爸躲在一边自顾自地玩游戏,女儿哭了闹了,也没看出来他的正面引导,而是让工作人员,其他孩子的妈妈,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只是在等妈妈来解决。最后为孩子的丢人行径道歉的是妈妈,教育孩子的是妈妈。
说实话,我还是挺心疼这位妈妈的,碰上这样的丈夫跟女儿。
这位丈夫在家里不作为的画面,已经在我脑海里浮现出来了。拳头隐隐作痛。
这位丈夫形同虚设,不就是丧偶式育儿吗?
看看这个女孩的讨厌模样,妈妈的难堪。
就是反婚反育的绝佳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