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升初中之前的那个暑假,为了儿子我开了初一预科班。儿子上课十分积极,学习劲头十足。开学以后,在班上作自我介绍时,儿子说他相信他能超越所有人。他还说他的目标是超过姐姐。
星期天回来,作业、体育视频不用我检点,自己准时完成,考试成绩在二百多名。我常鼓励儿子要加油往前冲。初一寒假,我又开了预科班,特意让女儿代课,儿子每天和姐姐一起出门一起进门,路上还说一些学习上的话题,气氛十分融洽。那时候我感觉特别幸福,看着儿女就对未来充满希望。
后来疫情来了,开学就开始上网课,上网课期间是儿子初中生涯中最听话的日子,也是我最开心的日子。虽然在家上网课,但儿子的学习从不用我操心,什么都是自己掌握,作业都按时完成。他拿着手机只管听课,从不玩游戏也不玩抖音快手。我的任务是每天上班和做饭,虽然儿子在家两个多月,我从没因儿子的学习操过心生过气,从没因孩子们在家时间长觉得煎熬。
后来网课结束,正式开学了,一去学校儿子考试全班第七,年级排名也进步不少。那时候,我的内心十分窃喜,觉得儿子的叛逆期已经结束,开始成熟,懂得学习了。
谁知,随着网课的结束,儿子的听话时代也结束了。估计网课期间有的孩子学会了玩游戏,开学后经过互相交流,我儿子也迷上了游戏。星期天回来也开始玩游戏了,写作业的时间也少了,也不听话了,嫌我唠叨麻烦了。
初二前的那个暑假,我又开了初二预科班,还专门安排女儿代数学英语,但是儿子的态度已经大不如从前了。他上课不听课,写学校的作业。女儿告诉我儿子上课的情形后,我开始管教儿子,儿子就开始反抗,还因为姐姐的揭发和姐姐叫板,对上预科班充满了排斥。
初二开学,儿子成绩有点下滑,但最坏也就是三百多。而且一开学考得不好,到期末就又能好点。所以,儿子得出结论:他是第一次月考考不好,慢慢一次比一次考得好。
到初二寒假,我们母子的冲突就多了起来,因为儿子基本不写作业了。我说他,他就顶嘴,我打他,他就赌气球几天不和我说话,弄得我心力交瘁。
初二下学期,儿子又退步了,两次成绩考到四百出了,但是期末考试中考几科总分排到年级179,当时儿子专门打电话告诉我,显得很开心。这次较大的进步也为他一个暑假不沾书本埋下伏笔,成了一个退步隐患。让他自认为自己是天才,随便学学就能考好,所以抱定开学再学的决心,整整玩了一个假期。虽然我又开了初三预科班,但他是门边也不进了,更不用说跟着学了。我说什么都没用,管的太厉害就闹情绪,闹的大家都很郁闷。最后在我父母和各方压力下,我就妥协不管任由他昏天黑地的玩了一个假期。
升入初三,儿子成绩就已经进不了二百名了,两次考试都是三百多,这次月考已经到四百出了。回家的状况可想而知,不是篮球就是手机,作业成了陌路,书被他打入冷宫。
看着被游戏毁掉的儿子,我是咬牙切齿的恨,本来忻一中的苗子,现在北校区也成问题。我曾经的美好愿望被游戏彻底摧毁,我恨游戏,也讨厌那些差生。当然,都是因为自己的定力不够,但是如果没有游戏,没有那些习惯不好的同学引诱,儿子也不会一路退步。
习惯了女儿的努力,习惯了女儿的上进,面对自甘堕落的儿子,我心痛不已。看着儿子离忻一中的大门越来越远,我感到自己有生以来最大的无奈。
我半生努力战胜了多少生活的敌人,克服了多少生活的困难,但面对儿子,我束手无策。我最讨厌不上进的人,我最讨厌自甘堕落的人,可是面对从二百多名一路退到四百多名的儿子,我又有什么办法?我只能把自己的标准一降再降,让那个美好的愿望离自己越来越远。
曾经胸怀目标的儿子在渐渐走远,让我想不通,搞不懂。为什么人不能只进步,还要退步?为什么人不能一路向前,还要倒着走呢?从来都不允许自己退步的我,只能一次又一次安慰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接受自己不愿接受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