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的两种持久化方式对比

1.RDB(redis database)

RDB是Redis默认的持久化方案。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执行指定次数的写操作,则会将内存中的数据写入次盘中,即在指定目录生成一个dump.rdb文件。Redis重启会通过加载dump.rdb文件恢复数据。

核心配置

#redis.conf
# save ""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解说:save <指定时间间隔> <执行指定次数更新操作>,如:先检查60秒内是否有10000个更改,有则save,再检查300秒是否有10个更改,有则save,最后检查900秒是否有1个更改,有则save..
dbfilename dump.rdb //本地数据库名
dir ./  //本地数据库存放目录
rdbcompression yes //开启数据压缩

rdb优点:
1 适合大规模的数据恢复。
2 如果业务对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要求不高,RDB是很好的选择。
缺点:
1 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不高,因为RDB可能在最后一次备份时宕机了。
2 备份时占用内存

2.AOF(append only file)

默认不开启,采用日志的形式记录每个写操作,并追加到文件中,redis重启会根据日志文件内容将写指令从前到后执行一次完成数据恢复。

核心配置

#redis.conf
appendonly yes //开启aof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appendfsync everysec //always,everysec,no
#always 每次数据变化立即写入磁盘
#everysec 每秒写入磁盘
#no 不同步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与上次aof文件大小对比,超过上次100%时候,触发bgrewrite
auto-aof-rewrite-min-size 512M //指定触发rewrite的aof文件大小
#若aof文件小于该值,即使当前文件的增量比例达到auto-aof-rewrite-percentage的配置值,也不会触发自动rewrite

Redis 针对 AOF文件大的问题,提供重写的瘦身机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Redis高可用概述 在介绍Redis高可用之前,先说明一下在Redis的语境中高可用的含义。 我们知道,在w...
    空语阅读 5,503评论 0 2
  • 企业级redis集群架构的特点 海量数据 高并发 高可用 要达到高可用,持久化是不可减少的,持久化主要是做灾难恢复...
    lucode阅读 6,547评论 0 7
  • 一:快照模式 或莫过于SNAPSHOTTING模式,这个不需要反驳吧,而且你可能还知道,使用SNAPSHOTTIN...
    kevin0016阅读 3,751评论 0 1
  • 说走就走的旅行——爱上芽庄的海 人一辈子要有两次冲动,一次是真正切切的爱一个人,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一次是每一次说...
    采薇_Vera阅读 3,704评论 0 1
  • 彼得在很小的时候就不信有圣诞节了,认为那些都是骗人的。当其他人讲童话故事的时候,他都嗤之以鼻。 在他12岁生日的晚...
    应俊的成长沟通室阅读 4,23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