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围棋看内化 20190401 晨间日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给孩子报的兴趣班不多,围棋是其中一个,最近老师给孩子的要求是每周下满50局对局,在一个跟他差不多水平的儿童训练的平台上。目前的对局规则都还比较简单,就是提掉对方5个字就算赢。我平时基本不怎么练,但是对于围棋的大局怎么说也是学过的,感觉在预判上应该要强一些,然而真正落在实际对局的过程中,局部的对杀过程中,感觉已经有些跟不上小朋友的节奏了。一些基本的叫吃方法,比如双叫吃,征子等待,孩子已经运用非常熟练,甚至有的时候会引导出这样的棋型,在吃子方面已经有点自叹不如。我这个前浪被拍死的有点早,这样来看,其实即使是最简单的技巧,如果没有刻意的练习,懂和会熟练运用还是会差非常多。

这也让我想到一个内化水平的问题,把一个数学公式或者说围棋的定式背的滚瓜烂熟,把一个字学到哪里都认识,那还远远达不到内化。数学和逻辑推导是分层的东西,一个高级的推导会有很多很多层——所谓内化,就是你能把这个只是作为底层去运用。

就拿刚刚的围棋来说,老师教了一个局面,那这个局面应该怎么用呢?

A同学是被动等待局面出现。也许是某一步下去之后,出现了这个局面,A同学一看就是老师教的,很开心。仔细一看,稍微有点点不一样,不过本质一样,哈,这招我会。

B同学是主动制造这个局面。他会通过一系列的布局引导,把局势引入这个他擅长的局面。这也是我家娃目前正在尝试的方式。

C同学会更不一样。他在每一个时刻,他都知道哪一步是必走的,哪一步是可选的。自己面临哪些选择,其中每个选择会导致什么样的局面,每个局面是好是坏。棋盘上出现的局面,仅仅是他脑子里对这盘棋假象中的无数个局面之一而已。这当然是比较高的层次,段位越高能假象的局面就越多越精准。

所以对于内化,如果还要想想公式,那不叫内化,内化是在思考的底层的自动运行的东西。从A的举一反三,到B的举一返十,再到C的举一返百,练习过程并不容易。这不仅仅是重复练习那么简单,需要学完一层,提高难度,再深入一层,把每一层都练到默认信息才行。

【下一步行动】

小朋友现在还不明白,只知道是下就玩了,可以引导他去说自己用到了什么方式。现在基本出现征子什么的都会说出来。孩子练习会超过大人,我们如果要超越别人,光看行么,光简单的练行么。如果你抱怨自己的进步太慢,那请自问一下,你的努力够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另一片小天地
    她会发光Miss阅读 1,326评论 0 0
  • 淑阁心情日记分享第19日[玫瑰][玫瑰][玫瑰] 一早儿子起床自己主动学习了一会儿,很是欣慰。然后主动出去给全家人...
    春暖花开_6123阅读 2,6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