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骑行便利的需求在城市里其实普遍存在。此前,不少城市也都发展了公共自行车,但用车受到车桩限制、办理手续复杂等让使用便利度打了折。“创新,就要打破‘停车桩’这一固有的思维枷锁。”戴威认为,只有通过将单车与移动互联网结合,实现共享、无桩,才能让用户体验随时随地取车还车的便利。2015年9月,ofo平台在北大校园内诞生。用户只要在手机APP上输入ofo为单车加装的车牌号,就能获得对应的解锁密码,打开密码锁就能骑走。到达目的地上锁付款后,平台便记录下当时用户手机所处的地理定位,为下一位用车者找车提供依据。同为“无桩”,2016年4月上线的摩拜单车则采取了为车身加装GPS芯片的物联网方式,这个芯片可以跟踪位置,并计算路程和使用时间。用户通过手机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后,人就与车“绑定”了,用车结束后上了锁,系统就会自动结账。技术上的“无桩”,一举打破了空间限制,使痛点不再痛。然而,这还只是创新成功的一个方面。要知道,前几年网约车蓬勃兴起之时,既带来了新旧业态的矛盾,也遭受了秩序不够规范的批评。与之相比,共享单车从起步时,就注意到了与城市的和谐相处。 创新发展方向:集成芯片小型化,多功能化小蓝车,车里都内置了联发科技MT2503芯片,单车的位置全部信息可以通过MT2503进行定位、发送、传输。MT2503是联发科在2015年年底推出的针对可穿戴设备设计的芯片,是一枚高度集成体积小巧的系统级封装物联网芯片,单核设计,频率260 MHz。支持蓝牙3.0,集成2G调制解调器。其最大特色在于支持GPS和北斗多重卫星定位系统,具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北斗、GPS、GLONASS等多星系定位支持让MT2503定位绝无死角,快速又准确。
共享单车的创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共享单车违规乱停治理方案拟定 运营方案调整计划书 制作人:王刚 邮箱:947865448@qq.com 我,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