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百年智慧,拥有品质人生——《活好》读后随笔

        活着是一种状态、一种现实、甚至还有可能是一种无奈,而活好则是一种态度、一种力量、一种希望。简单活还是好好活,且看百岁老人日野原重明先生在《活好》中给出的答案。

        这本书是他去世后出版的作品,是对日野原生前著作的归纳,很多观点是源自之前发表的作品。老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以对话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他关于爱、死亡、生命、家庭、朋友、工作、疾病、孤独的感知和洞察。这些话题伴随人的一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首先,生命不能仅仅以时间来衡量。决定生命意义的是质量,而不是长短。对于生,我们无权选择,对于出生后的每一个日子,我们可以努力、累积,呈现生命的美丽,然后平静地接受有期限的死亡。作者认为生老病死是人生四大痛苦,他主张好生,好老,好病,好死,就是说,即使身体有病,也要保持健康的心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价值,并用一颗爱心去对待一切,包括痛苦。这样做,再痛苦的事都能经受得住。台湾著名主持人傅达仁安乐死的话题一度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尊严善终,喜乐再见”是傅达仁留给这世间最后的8个字,是另一种形式对生命的捍卫。

        其次,爱与给予。对日野原重明先生来说,爱与被爱是他活着的能量源。爱他人和被人所爱,是人类专属的独特感受,也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仁爱心灵的伟大是最极致的伟大,被誉为“活圣人”的特蕾莎修女,她服务于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这群人甚至被社会所遗弃,可是特蕾莎修女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心和尊重,让他们感受到人性的温情和爱的力量。

        再次,年老不是停止学习、接触新事物的借口。要与时俱进,做智慧老人,终生保持好奇心与学习力。日野原重明一生写过200本书。他喜欢音乐,可以作词作曲、指挥,90多岁的时候,创作了《爱之歌》。100岁时,他设立了自己的Facebook账号,更新一直坚持到了他去世的前一天。105岁的时候开始学习绘画。他说“我们需要有与“人生百年”的时代相适应的、应充实地度地漫长岁月的智慧”。这也正应了苏轼那句发自肺腑的感叹:“谁道人生无再少”。不错,只要心不老,青春就永远不会褪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以国内的http://git.oschina.net为例创建项目1、在码云上创建项目2、在电脑上将用命令行下载项目...
    陈水寒阅读 1,759评论 0 1
  • 在太阳底下 你的睫毛很长 眼睛像黑曜石 连脸上细细的绒毛都是温柔的 咿咿呀呀 你在说话 在太阳底下 快乐是你的影子
    净玖阅读 106评论 0 0
  • 每每看到网上那一堆堆的70后回忆,心中不免倍感酸楚,时间如流水一般,过了,过了,不用说回头看看的功夫,就连眨眨眼,...
    FASHION_e018阅读 170评论 0 0
  • 这段时间对老公的想念与日俱增。时常自己傻傻的想,想着想着会痴痴的笑。 与老公结婚十年,通过媒人介绍认识,我们的感...
    打孔阅读 13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