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传承性、独特性、稀缺性、开放性的特质,决定了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支撑力、推动力的作用,决定了文化资源优势可以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之所以能够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生生不息、绵延不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但是,资源优势并非天生等同于发展优势。站上新起点,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渐多元。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文化总是给人一种厚重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隐形门槛”,让人“望而生畏”。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并不少,关键要让传统文化以一种全新、生动的方式贴近大众、走进大众,就非常重要了。
当前,大部分地区的文化资源开发转化呈现出低端化和粗放化特点,重形式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突出,没有充分体现中原文化的历史厚重和现代价值,可持续性有待提升。加快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一是要加强品牌创新。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打破区域、行业、业态之间的障碍,通过多元参与到文化资源转化工作,系统整合文化资源,实现合作共赢,同时融入时尚创意,大力创作、开发、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作品,创建自主品牌。二要加强平台支持。利用抓住现代文化发展的机遇,利用微信、微博、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智慧文化平台,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推动文化资源的转化与传播。三要加强制度建设。要不断完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的相关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机制,通过政府主导,推动企业、社会多元参与、多方联动,打破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惯性模式,探索适合现代文化产业新业态的管理规则和高质量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