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勉:为人父母七不责

初为人母,总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学习、练习,远不只是保姆式的“伺候”孩子的吃喝拉撒。苦口婆心、言传身教,都是教的方式。


古语讲,为人父母有七不责:

一、对众不责

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当众责备孩子很容易摧毁孩子的自尊自信。

二、懊悔不责

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过度责备反而不利于孩子自省,应该先安抚孩子情绪,然后加以教育引导。

三、暮夜不责

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孩子长期睡眠不好会影响身体和精神的状态。

四、饮食不责

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消化系统出问题。

五、欢庆不责

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本来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对身体伤害很大。

六、悲忧不责

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七、疾病不责

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关爱和温暖。

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出于身心健康考虑,包括前四个,对众不责,懊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众、懊悔时责备孩子会极大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二是出于责备初衷考虑,包括后三个,欢庆不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所谓“责备”,无非也是为了让孩子听进去,相应作出一些行为,因此,正确的“责备”应该选择孩子能听得进去的时间。欢庆、悲忧都不合适,疾病时最需要的是照顾、陪伴和安慰,更不合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