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如果宝玉娶了黛玉,还会出家吗?

有人问:如果黛玉嫁了宝玉,结局会怎样?


下面的回答很整齐,都是向好之声,总结起来就是童话故事的结尾: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


《红楼梦》之所以以梦命名,指的是书中人一直在做梦,却不是要读者和他们一起做梦。


这些回答,给了我启示,我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作者要在开篇,先写甄士隐。



在葫芦庙起火之前,士隐也是活在梦里的人。


受祖先荫蔽,土隐在当地是望族,且余荫已够他衣食不愁。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这句话放在宝玉身上,是不是也恰如其分?是的,宝玉和士隐一样,都是啃老一族,自己没有生存能力。


当然,仅从这句话,并不能完全断定士隐没有生存能力,他只是不以功名为念,一旦念上了,能力还是会有的。


这是很多人对宝玉以及黛玉的假设:万一家败了,他们还是可以养活自己的。


作者真是个心理学专家,似乎早就知道结局文字会失传,也知道看不到结局的读者会生出幻想,于是,先在甄士隐身上,预演了宝玉的结局。


如果没有家族倾覆之灾,士隐可以过一辈子观花修竹、酌酒吟诗的日子,就像大观园里的诗社。


士隐的灾祸,首先源于自己不会用人,致使唯一的女儿英莲被人贩子拐走。然后因预判能力不足,自己所居的木板屋,被紧邻的葫芦庙所连累,烧成了灰烬。



家没了,产业还在,依然可以过日子。但士隐不善经营,不懂如何重建家园,只能带着妻子投奔岳父岳母。


投奔的结果,是被岳父算计,“ 幸而士隐还有折变田地的银子未曾用完,拿出来托他随分就价,薄置些须房地,为后日衣食之计。那封肃便半哄半赚,些须与他些薄田朽屋。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生理稼穑等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觉穷了下去。”


不通俗务,不事俗务,这是必然的结果,有多少就能败多少,无开源之道,坐吃山空,终致难以为继。再加上曾是神仙一般的人物,陡然从天堂跌落地狱,心理落差太大。且世事人情,封肃(风俗)一类的人从来不缺,一边算计你,一边唾弃你。


所以,士隐最终只有一条路可走:出家!


甚至,他的出家,是置妻子于不顾的。相伴半生的妻子,说弃就弃了,之前的恩爱全然不顾了。


再来看宝玉,这个唾骂仕途经济的世家公子,和士隐一样,在家族的荫蔽下,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俗务通通不懂,俗事通通不问,只喜欢和姐姐妹妹们风花雪月。



士隐的倾家之祸,发生在晚年,宝玉的倾家之祸,发生在少年,在他即将婚配成年的时期。


这个时候,贾府这个繁华了近百年的望族,已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当家的贾琏夫妇到处拆借,曾经一顿宴席吃掉普通人家一年的开支,现在煮饭都要斤斤计较别煮多了。


岌岌可危的大厦,只差最后一根稻草了,这根稻草,就是元春的薨逝。



元春的夢逝,带来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秋后算账,曾经仗权势做的那些损人利己之事,一件件被翻出来,欠命的还命,欠钱的还钱,该抄家抄家,该入狱入狱。这个家,最终留下的,只有宝玉这个无劣迹的男丁。


如若此时宝玉黛玉已经成婚,他们面临的,就是士隐投奔封肃之时的情状。不对,应该是宝玉比士隐更惨!


士隐之妻,好歹还能带着丫头做针线活赚点家用,宝玉之妻黛玉,却是个需要用钱养着的病殃子。


而且,宝玉遭受的世俗之唾弃,要比士隐严重百倍:曾经站得有多高,现在就摔得有多重。那些没机会参与清算的看客们,会像阿Q一样,以嘲笑欺辱为乐。



神仙一般的宝玉黛玉,岂能经受这多重打击?


且不说双玉的感情是否经得住这样的考验,至少,以黛玉的病体和心性,她是一定熬不下去,撒手人寰了。



宝玉会怎么做?他的自批词里已经明确提示:“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他会和士隐一样,在一个恰当的时机,人间蒸发——出家了!


这就是宝玉和黛玉命中注定的结局:黛玉早逝,宝玉出家,原因就在于他们一直活在“观花修竹、酌酒吟诗”的梦中,唾弃世俗,终被世俗所唾弃!

没有了物质基础的爱情,终是空中楼阁!

那些把宝黛悲剧归结于宝钗横刀夺爱的人,别再做梦了,该醒醒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红楼梦】全书所有人物关系 37度女人 2012-9-7 18:58 【红楼梦】关系图——看了后终于明白了,一本厚...
    37度女人_8dda阅读 8,227评论 3 32
  • 特别声明:本文绝非标题党,而是本人多年读红积累所成,是系统性分析研究的原创文章,故而比较长,但却揭示了《红楼梦》的...
    云笺说红楼阅读 17,490评论 12 82
  • 我所看到的一切,终将,不对,是正在时间的河流中逝去。我只是用相机去记录,它们逝去过程中呈现予我的一个片段。 也就是...
    俗然阅读 507评论 1 6
  • 一晚,突然初中班级的微信群建了起来。 群里虽然一时只有十几个,但是开始各种青春八卦段子。 有关青春的主题,爱情永远...
    晨大蛮阅读 214评论 1 2
  • 首先,一直到现在才读这本名著,实在是把我的孤陋寡闻和无知,展现的一览无遗。 读完以后,感触颇多,但忽然想要总结,却...
    方土令阅读 1,764评论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