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放学后,我回到房间,吓了一大跳,五颜六色的教具散落各处。这十有八九是哪个孩子拿出来玩,没有放回去。
我正吃着午饭,一个女孩子跑进来,我问她,知不知道是谁干的。小家伙嘴巴啪啪啪说出小佳、小雨和小南三个孩子的名字,毫不犹豫,干脆利落,看来真实性比较高。
过了好一会儿,小佳跑进了我的房间。
我说:“小佳,你看这地上那么多东西,你知道是谁干的吗?”
小佳小胸脯一挺:“不是我干的!是小雨和小南,我都看到他们玩了!”
我说:“好,等下你如果看到小雨和小南,帮我把他们叫到我这里来。”小佳答应了。
十多分钟后,小佳蹦跳着拽着小雨走进我的房间:“老师,小雨来了。”他一脸“我看老师怎么修理你”的表情。
我看着小雨,指了指地上乱七八糟的教具。
小雨说:“不是我拿出来的,是小南拿出来的,我和小佳只是在地上拼着玩而已。”
小佳二兮兮地说:“对!我们没拿!”
我简直要被他的“二”给逗笑了。我对小佳说:“我记得,你刚刚好像说,你什么都没做哟。”
小佳脸上立刻浮现出一个愣住了的表情。
我说:“现在小南还没有来,那么我根据你们说的,还原一下事情的经过。东西是小南拿出来的,你俩玩的,但你们谁也没有最终还回去,对吗?”
“因为打铃了!”他俩异口同声地说。
“很好,一听到打铃就进教室,这是对的。但是这件事情……”我指了指地上的教具,“你们觉得,自己做得对吗?”
俩人一副怯怯的样子:“不对。”
我问:“哪里不对?”
“要放回去……”
“没错,但是现在没有放回去,你觉得老师进来看到,心情会怎么样?”
“很辛苦……”
我心里吐槽:“很辛苦用来形容心情是不准确的。”
我说:“老师房间里的东西基本上我都允许你们去玩,但是有很多东西老师放在柜子里,关起来,就代表暂时还不能玩。你们看到了,想玩,首先要怎么样?”
“问到老师来!”他俩说,头往下低,目光往两边瞟。
说话间,小南进来了。
小南痛快地承认了东西是拿出来的,本来他想放回去,但是小佳和小雨说,给他俩玩一会儿,所以他就走了。
三个孩子呼啦把教具放回了原处。
今天我给这些孩子上课,打算聊一聊这件事情。
我和孩子们说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因为很多孩子都知道这件事情,所以他们都很激动地补充各种细节,小佳更激动地反驳其中夸大其词的部分,小雨和小南倒是很淡定。
我把手往下压,孩子们渐渐安静下来。
我说:“你们刚刚听到了我在说什么吗?”
孩子们说:“没有。”
我问:“为什么没有?”
孩子们说:“因为我们太吵了。”
我问:“你们觉得我讲这件事情,是为了惩罚他们三个人吗?”
有几个孩子说:“不是。”
我说:“对,很显然老师不是为了惩罚他们,那老师为什么还要讲这件事情呢?”
孩子们安静下来了。
我又大概讲述了一下事情的经过,重点讲了小佳的“谎言”。
我问:“小佳为什么一开始说他没玩呢?”小佳此刻像个霜打的茄子坐在位子上,我接着问:“小佳一出生就是个贴着‘爱说谎’三个字的小婴儿吗?”我做出怀抱小婴儿的动作。
小佳和孩子们都笑了起来,说:“不是。”
我问:“那为什么后来又说谎了呢?我相信我们班每个小朋友都说过慌,老师也说过慌,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为什么会说谎?”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怕打!”“会骂!”“会丢脸。”
我说:“哦,原来因为你们说真话就会被大人打和骂,所以才说谎,看来大人很多时候也是不讲道理的,也是会犯的错误。”
孩子们激动了:“对,大人也会做错事情!”
我说:“是的,大人会犯错,我也是大人,我也会犯错,所以如果以后老师犯错了,你们可以指出来,但是你们不能打老师,也不能骂老师,要和老师讲道理。”
孩子们都笑了起来。
我接着说:“你们因为还小,可能很多事情都不知道是错的就做了,被老师发现了,老师会好好和说,如果你们知道错了,但是没有控制住自己,还是犯错了,只要好好地和老师说,老师只会为你的诚实而高兴,不信你们可以问问小南。”
之前小南把跳绳砸门玩,一下把跳绳的手柄给砸烂了,被其他同学“举报”了,我和他聊过一次,他就没有再犯过同样的错误。
虽然小南不会砸跳绳了,这次以后,可能也不会乱拿东西了,但是不可否认,他依然是个调皮的孩子,他会爬桌子,踩凳子等等,不仅小南如此,很多孩子也是如此,他们并不能够觉察自己的行为,和这些行为对周围的人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这也是很多老师觉得班级管理简直就是按下葫芦起了瓢,鸡毛蒜皮的事儿没完没了,因而校规、班规、宿规等等规矩,越来越多,越来越详细,简直就像天罗地网,恨不能从空间到时间,将孩子密不通风地框起来。
效果怎么样?
好或者不好,就看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了。
讲完了这三个孩子的事情,我从这节课一开始的吵闹,讲到了中午孩子们吵闹的事情。
因为我中午很少午睡,所以孩子们中午也会来我房间,看书,拿玩具什么的,但是他们很容易因为一点点事情就发出巨大的声音,一开始和这些孩子们相处,他们的高门大嗓就让我很不适应。
我引导他们去体会自己的吵闹让想休息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如果老师们要求我关上门,不让他们进来,以免吵到正常休息的理由合不合理?孩子们是否希望我关门?关闭图书?关闭所有玩具?如何不打扰别人,又能自由地看书、玩耍?
孩子们的发言相当精彩!
教育之后,效果如何呢?
今天中午,也就是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孩子们照旧用“吼叫”的方式聊天,但在踏进我房间的一瞬间,就会轻轻地互相说:“嘘嘘,安静,安静。”
你说,我这是教育成功还是失败?
初步达成“安静”共识后,小佳举手说要去上厕所,照例,有几个孩子跟着“滋溜”出去了。
我让教室里的孩子坐好,安静地等待。溜回来的孩子一进教室,发现不对劲。
你猜,我们都是怎么讨论这件事情的?
这节课,我几乎没教什么知识,但你能说,孩子们什么都没学到吗?
但是,这种“学到”能保持多久?能否成为习惯?作为孩子的父母,监护人,老师,是巩固这种“学到”?还是瓦解这种“学到”?
孩子们一身臭汗,他们在这里奔跑、欢笑、吵闹、和好,他们汗浸浸的脸发着光,无论如何,生活之于他们,都是生机勃勃的,这生机里,我们是打算让他孕育希望,还是黑暗?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隐秘,但其实,又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