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的第一个周末,第一天闲下来感觉到时间是自己的了。作为一个文科生,得了闲就会酸腐的毛病自然是改不掉的。也感谢平时的忙碌让我无暇感慨心中的万千思绪,不然也不会看上去彪得刚好,傻得快乐。突然的闲暇里,竟然会不知道做什么。其实生活里很可怕的事情就是突然不知道想做什么、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对被称为爱好的东西失去了兴趣——这是丢了自我的表现。一时间觉得很累,却也不知道因为哪件事、哪个点、哪个人……无从说起。
每天为了各种人、各种事在忙碌奔波,只要想到“为了”总可以不管早晚、不惜一切、不知疲惫。就像病得没力气搭理自己,蓬头素面没精打采去上班,工作一开始立马调回正常人模式,而下了班又开门就死进沙发一动不动、一声不吭。就像出去玩儿几天回来没有一点儿力气,也会撑到把家里一切整理完洗漱好才可以安心睡着。就像刚刚工作时候,手忙脚乱到不行,也保持着每天一通电话、每周一次笑着回家,折腾到没有休息的日子。难怪他说,我是一只精神动物,一只不懂得休息的精神动物。但是“为了”也有不好用的时候,那就是为了自己喜欢。我到底喜欢什么?
二十多年的岁月里从来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只在近两年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不免觉得自己很可悲、可笑。我甚至开始想其他女生自己的时间会怎么处理,做什么,想什么。给自己放个假也是如此心塞的事儿。
从小就愿意把日子编成“本应该”的日程表,做什么都有计划,日子也没有任性、没有惊喜。但是总有家长的赞许,于是我就变成了一个“好孩子”。处处不必人费心、不任性、不捣蛋。这样真的与人无害!
可是,“与人无害”真的“无害”吗?怎么会。
如果,当然,“如果”是个最无用、最害人、最悲剧的词汇。如果给我重新来过的机会,我不会再做一个“好孩子”。我不会再因为大人口中的“正事儿”变得小学几年级就好像对电视失去了兴趣;不会再认为随意地写写画画是在耽误时间;不会因为家长的喜好去选择自己穿的衣服和发型;不会因为谁而打乱了自己期待很久的计划;不会养成“你高兴就好”的可悲的习惯。我会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时间、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心情、自己的任性、自己的生活……但是这并不证明我不再孝顺、不再“与人无害”。我只是想知道我自己是什么样的,只想有自己的轨迹,可以很短,但是一定要有。我会用我自己的方式,而不是你预想和设计的方式去给你不一样的惊喜,而不是达到标准,让你满意。
可偏偏,明白这一切时已肩负了很多责任。也突然明白这一路的“懂事”、“听话”、“与人无害”的出于无奈。曾经在毫无准备开启另外一个人生阶段时很抗拒,因为想想那时已经累了。我说,我要熬下去,你不必等。我要做完眼前的事,完成肩上的责任,然后好好歇一歇,虽然这可能是一个青春那么长。可终究,我还是没有坚持,“与人无害”地开始了另一段人生,接受了新角色、新责任,但也从此被另一个人带着慢慢找回自我。
想要“与人无害”而没有内伤地活着只有放弃自我,当自我意识变强,而很多事已是无奈后会很痛苦的。不过,好在自我麻痹的功夫也是了得。只在一个人的时候稍许矫情,胡乱地让文字在屏幕上拼凑成比此刻的心情还要凌乱的言语。
也许眯上一会儿我会忘记说了什么,然后为了“与人无害”而继续“与人无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