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原来没有那种落地的大穿衣镜,几年前装修新居时在进门处的衣帽间里装了一面,装完后一照,觉得很满意,我媳妇儿更是一天要照好几回。
我平日里一向随意惯了,从不特意去照镜子,但自从装了这面镜子,每日进出家门时也会有意无意地照一照,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觉得还挺帅的,不禁心中暗喜,原来我还这么帅,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于是满心喜悦地出门去了,一整天心情都是美美的。
有一天走在路上,无意中看见街边店面玻璃中自己的样子,觉得很别扭,我想这玻璃啥质量啊,把人都照变形了!这样想着就走过去了,也没太在意。后来又有几次在建筑物的玻璃中看见自己不怎么赏心悦目的形象,但回到家里对着穿衣镜一照,还是帅帅的样子,心想,哎!还是做镜子的玻璃质量好,照人一点都不带变形的,比那些贴在建筑外墙上的玻璃强多了。
就这样,几年间,我们两口子一直都沉浸在自己美好的形象中。直到有一天,和一个开服装店的朋友闲聊,说起了这事儿。他瞪大眼睛说:“你傻呀,连这都不知道?现在很多穿衣镜都是做过映像比例修型的,能把人的身材照得特别好,我们店里都是这种镜子,就是让顾客高兴呗!”
我一听就愣了,还有这事!真是有点哭笑不得。不由想起了那个“呆大照镜子”的故事。
因为我爷爷和外公都喜欢听苏州评弹,所以我从小就熟悉了其中的一些故事。话说《三笑》里的华太师家有俩傻儿子,“呆大”和“呆二”,长得其丑无比,华夫人怕他俩知道了自己这么丑会伤心,就不让他俩照镜子,吩咐下人把家里的镜子都藏起来,又告诉他们说,他们两兄弟是世上最英俊的小伙儿,可以媲美宋玉潘安。于是这俩傻子就一直以美男自居,还暗中打着秋香的主意,与冒名“华安”进入华府做书童的唐伯虎争风吃醋。不料有一天,“呆大”发现了秋香遗忘在桌子上的一面镜子,拿来一照,结果看见了自己是那副熊样儿,顿时伤心欲绝,并把这事告诉了“呆二”,兄弟俩抱头痛哭了一通,然后把家里的镜子都找出来砸了。
我的天哪!我想,这下我们两口子岂不是当了一回“呆大”和“呆二”?这该死的镜子居然愚弄了我好几年,回去真该把这劳什子砸了!我这么恶狠狠地想着。但回到家里,看着镜子里自己帅帅的样子,又恨不起来了。虽然知道这不是真的,虽然这种镜子的设计者欺骗了顾客,但我觉得这是一种善意的欺骗,一个可爱的玩笑,他给人们提供了愉悦和自信,我又怎么会真的去责怪他呢?
其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的天性,正是由于这份天性所产生的动力,才促使人们以勤奋地工作去追求美,创造美,把我们生活的世界建设得越来越美好。所以,爱美是人性中最积极最可贵的一面。但是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必须基于事实和逻辑,对美的最求也是一样,不能因为爱美就沉溺于虚妄的幻想中,因为这将导致美感的消失,使我们受到欺骗和伤害,最终上演丑陋的笑话。
《克雷洛夫寓言》里有一则乌鸦与狐狸的故事,说的是一只乌鸦栖在树上享用一块肉,一只饥饿的狐狸从树下走过,狐狸很想吃乌鸦的那块肉,于是就拼命夸奖乌鸦,说它的羽毛最美丽,它的歌声最美妙,如果能唱一曲该多好啊。于是乌鸦“哇”的一声放声高唱,结果肉掉到了树下,被狐狸叼走了,乌鸦傻眼了,哇哇大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遇到很高兴的事,也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思考,不要轻易相信,否则是要上当的。
晚上媳妇回来了,买了件新衣服,对着镜子照了一遍又一遍,还一个劲儿地问我:“好看吗!”我一边哼哼着说:“好看,好看。”一边琢磨着是不是要把镜子的真相告诉她,最后觉得还是先不要让她知道,一来是不想扫她的兴,二来还想借着这面镜子把她哄高兴了,好让她主动多干家务。反正这样能让她开心,还能提高她的自信,有什么不好?
于是晚饭时我一个劲儿说她穿这件衣服如何如何好看,可把她高兴坏啦。吃完饭,她二话不说,哼着歌儿就去刷碗了,我心里这个乐呀:别看你镜子照得美,我当一回狐狸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