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兔*亲子】两岁宝宝科学实验启蒙开始啦~

❤不必等到初中再来物理化学,兴趣现在就可以培养哦!
实验内容~颜色好奇妙

实验过程~今天我们动手制作了实验,颜色好奇妙。

第一步,首先拿了三个小量杯,分别接了三杯水,往里分别滴了红色,蓝色和黄色并且搅拌,观察清水变色。

第二步,我们又拿了4个小杯,分别在三个杯中放了1/2的水,然后在每一个杯中分别混入两种颜色,红色加黄色,黄色加绿色,绿色加红色,观察颜色变化。

第三步,在第4个小杯中分别加入红色,黄色和蓝色的水,观察颜色的变化。

❤锻炼宝宝动手能力~

第一步过程中,接水是妈妈和宝宝一起接的,用搅拌棒是宝宝自己搅拌的,滴颜色是妈妈辅助宝宝一起滴的。

第二步过程中,倾倒颜色并搅拌混合都是妈妈和宝宝共同完成的。

第三步,宝宝自己倾倒。锻炼手指把控能力和倾斜角度,避免把水倒在量杯外面。

❤实验注意事项~

量杯放在地上的时候,宝宝一直忍不住用手去拿,需要反复提醒她,不要动。

滴颜色时,容易用力过大挤到外面。

❤实验结果反馈~

在混色的过程中,绿色没有怎么配成,可能是在最初调配红黄蓝的时候,比例没有严格按照同样的标准颜色的数量去调配清水。

黑色也没有调配成功,貌似有些发可能绿色的水浓度不够。

❤实验收获~

宝宝对颜色的印象更加深刻了,增加了好奇心和探索欲,学习了知识,并且在这个制作过程中动手参与性很强,而且也增加了亲子关系呢。

同时,也激发了兴趣。

晚上宝宝还非要拿清水再兑一次颜色呢,我们选择了一杯绿色的水,嘿嘿。

瓶子吹气球

实验材料:

小苏打、

柠檬酸、

取样勺、

漏斗、

气球、

瓶子、

清水

过程

瓶子里装入四分之三的水和两勺柠檬酸,

借助漏斗往气球内装入两勺小苏打。

把气球套在瓶口并把气球内的小苏打倒入瓶中,

气球被慢慢地吹大了。

科学原理:

碱性的小苏打与酸性的柠檬酸会发生酸碱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越聚越多把气球吹大了。



彩色喷泉

❤实验材料:

小苏打、

柠檬酸、

色素、

取样勺、

漏斗、

洗洁精、

瓶子、

清水

❤、

往瓶子中装入四分之三的水、

三勺柠檬酸

(搅拌均匀)

挤入10次洗洁精、

10滴红色色素。

借助漏斗迅速往瓶中倒入3勺小苏打

(3勺小苏打一次性倒入)

科学原理:

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在瓶子里将洗洁精溶解吹出大量的泡沫,

于是彩色喷泉喷发了。

❤温馨提示

整个过程宝宝都可以全程参与哟,包括倒水及洗洁精,用小勺盛苏打等等,还可以用和宝宝一起触摸一下泡泡呢

试管分装水

这个就是宝宝自己动手体验,通过挤压用吸管吸水,并且再通过挤压的方式将水释放出来,分装到各个试管中。

训练宝贝的手指精细动作,以及体验真空下吸水水压的原理。

彩虹糖

这个比较简单,就体验这个颜色慢慢扩散的过程。但是宝宝乐于动手去分拣和摆放,也是极大增加了乐趣的。

火山喷发

实验材料:

泡腾片、

色素、

食用油、

透明瓶子、

清水

科学原理:

泡腾片遇水后能迅速地制造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当积聚到足够的二氧化碳气体时,二氧化碳气体携带着有颜色的水冲出油水层,达到油的顶端,最终溢出到空气,进而制造出酷似火山爆发的壮观景象。

实验过程

向瓶子中依次加入五分之一的清水、

五分之三的食用油和5-10滴色素。

往杯中投半片泡腾片,

杯底逐渐往上冒出美丽的

“火山岩浆”

蜡烛吸水

实验材料:

色素、

蜡烛、

量杯、

圆盘、

清水

科学原理:

杯子扣在燃烧的蜡烛上时,杯里的空气变热,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杯内空气将膨胀并有部分溢到杯外。

几秒钟后杯子中的氧气耗尽,蜡烛熄灭,杯内温度下降,杯内空气收缩,气压下降。

同时,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使杯中的气压下降。因此杯外的气压高于杯内的气压,于是杯子外面的水被大气压挤进杯子内部。

实验过程

往盘子中倒入清水

(没过盘底即可)

滴入几滴色素并搅拌均匀。

蜡烛放到盘子中央点燃,

将量杯倒扣在蜡烛上,

过一会水跑到了杯子里面,蜡烛浮起来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