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已经结束一天了,但是老师的话语依旧萦绕在耳边,关键是内化了,要落在实际行动中。
我们经常说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但是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往往越来越迷茫,越来越困惑,我们的初心是什么呢?早就把它丢掉了吗?其实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爱的平台上,进行着各种事情,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这种感受爱的能力却越发的削弱,让我们变得麻木不仁,让我们丧失了初心,一种满怀着爱,满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物。例如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当中,我们中华儿女前所未有的团结,共度疫情;我们伟大的医护工作者奋不顾身出现在抗疫的前线,大家都能舍小家顾大家,团结一致使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这归功于我们党和政府的伟大决策与领导,归功于我们人民大众的团结一致,归功于我们医护人员的在关键时刻,奋不顾身。这就是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中生生不息的爱的源泉,这种大爱的精神,让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在一次又一次面临困难中都能够无所畏惧,勇于担当,勇于面对,最终战胜任何困难和险阻。因此,作为个人的我应该始终保持这种爱的奉献,爱的精神,让爱永远流动在自己周围。
其次,一定要拥有一颗平常的心。孔子与其弟子生活在一起,彼此互相真爱,互相帮助。弟子向孔子汇报,说:路人说您如同丧家之犬。孔子并没有怨恨,说到老师也是平凡的人,是实实在在的人,此种状况是如丧家之犬啊!再如有人说孔子,经常入太庙,但是你真的懂礼吗?孔子马上说:我太幸运了,有错,马上就有人给我指出来。这就是我们儒家的老师,实实在在是我,我们生活中的人。想自己总是心急火燎,记得有一次判卷出现失误,组长打电话质问自己,我当时虽然觉得自己错了,但是嘴上还很硬,主要是组长的说话态度就像训斥学生一样,让我接受不了,两人便争执起来,现在想想何必要计较那么多呢,自己有错误,别人指出来应该是要感谢别人的,自己却这么矫情,死要面子。或许自己这颗心已经麻木了太久,高傲自私自大了很久,所以很难觉察到我的初心,想想中华几千年的老师,都是满含热泪,对我好,但是我却视而不见。真的是太可悲了!所以我要继续修炼自己的恭敬心,平常心,有高度有宽度和广度的心,爱人的心,做一个低低矮矮的平常人。
第三: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一面墙是由沙子,水泥,钢筋,石子一起作用构筑的。而在这个团队中,有些成分必然要承担默默无闻的角色,如水水就是无名的英雄,他把沙子水泥和钢筋混合起来,起到了凝固的作用,但是之后他却会慢慢的蒸发掉。而《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唐僧的这个团队中,每个人都各有秋千,功夫不同,性格不同,但是有共同的使命,西天取经。而唐僧这个教育者通过磨合期之后,建立了深深的感情,成为正能量的团队,成为一个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唐僧作为一个老师,秉持着一个学生都不能放弃的原则,最后舍身度化妖怪。《倚天屠龙记》中的张三丰为了点化周芷若,也是以命相舍。这都体现了中国教育的最高原则:对你好!在我们的家庭中,夫妻也是一个团队,互相之间,应该秉持着:对你好,而不是要改造对方。你胡弄在哪一个团队中?作为个人,我们都要顾全大局,由看不到看得惯;从不恭敬到恭敬;做到和而不同;
最终构建天下大同,有容乃大的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