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春天到啦!

当季节变化,身边的一切也都悄然改变着…植物、动物、人们。这时,大自然与生活便成为孩子们探究的最好的课程。

一、春天在哪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种指出:“要经常带领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季节变化的感知,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走进大自然,用眼睛、肢体去发现、去感知。

孩子们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周边、在小区寻找着春天,发现春天的变化。

“春天到了,大树长出了嫩绿色的芽芽!”

“有的大树的芽芽不是嫩绿色的,是棕色的!”

“好多花都开了!”

“有的花开了,但是有的花没开,只是一个小花骨朵。”

“我还在地上发现了小蜘蛛!”

“我们现在可以去公园野餐啦!我和曹博怡小朋友一起去澜湾艺术公园吃烧烤了。”

……





原来,春天到了,大自然、小动物、人们的活动都在发生着变化。孩子们交流着自己眼中的春天,当然我也发现,在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他们表述植物的名称时比较笼统,树的名称、花的名称全用大树、小花来代替。我通过绘本、网络图片、引导孩子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调查等方式,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的名名称,并观察其外形特点。比如:连翘花、迎春花、玉兰花、杏花、柳树、晚樱、山楂树…当然,还有孩子们去年摘过石榴的石榴树。细细看现在的石榴树,上面长出了小小的、棕色的芽芽。孩子们也非常感兴趣,他们之前吃过的石榴,原来小芽芽是这样的!

二、春风、春雨是这样的

“哇!风好大啊!”

在一次次户外远足中,孩子们不仅发现了眼睛可看的变化,他们还感受到了春风。

我们知道,春风是强劲有力的,驱散严寒,吹动万物生长。所以,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春风,还可以借助春风开展有趣的游戏———放风筝。为带孩子进一步感受春风,我们开展放飞彩带的活动,孩子们和春风一起游戏,笑声传到幼儿园每个角落。

“春雨贵如油”,悄悄地,春雨也来啦!因为这次春雨很小,孩子们有机会走到户外,亲身体验、感受春雨。

“春雨在脸上凉凉的!”

“春雨很小,打在脸上很温柔,有点痒。”

“韩老师,你的眼睛上有好多小水滴!”

“他的头发上也有很多小水滴!”

“小树叶也变湿了!”

“轮胎也是湿的!”

……

孩子们太开心啦!他们在春雨中奔跑着,嬉笑着,还不停地相互分享着自己的感受。






三、我眼中的春天

“感知发现、回顾、再现”是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他们在区角活动中将自己发现的春天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再现,这也是孩子们不断将外界经验进行内化的过程。






教师反思:

陈鹤琴先生强调,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寻找活教材。季节性的课程,非常适合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探究、观察、学习、发现。我园“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也恰巧能体现这一点。

活动过程中,我通过“外出探究、回园回顾、区角再现”的过程,帮助孩子们交流自己的发现、解决出现的问题,不断将自己的发现进行内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