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简书一看,我原来是2017年3月12日加入的,这都整整8年了。
2017年,在给儿子喂奶的时候,我加入了Spenser的写作营,那正是他刚火的时候,第一次的写作营他一下子卖了200多万,还成了当时的”黑天鹅“事件。当然,这是他的荣耀。
我以为我会在名人的光辉下也能做个小星星闪亮几下,但是我低估了养娃的疲惫,高估了我的自律和勤奋。我没有坚持下去。刚出生的老二,还在上幼儿园的大四岁的女儿,父母都没在瑞典,没有任何人帮手,所以,我的生活里只有娃和这个家,以及总是感觉很累的身体。
娃们的爷爷奶奶,只是偶尔过来看看我们。但是奶奶明确说明:我已经养大了两个孩子,我的责任完成了,我没有义务再抚养任何孩子。如果你们需要帮忙,可以提前告诉我,我看有时间了就来看你们。
她说得那么云淡风轻和自然,不带情绪不带教诲的语气,让我哑口无言却又深深地佩服这样的自由独立的文化。我心里也暗暗盘算着:以后我也这样告诉我的俩娃,自己生的娃自己带,我只是偶尔心情好了去给你们抱一会儿,你们需要我的时候要提前至少三天和我预约。
这就是瑞典人的观念,逻辑通透得让我毫无反驳之力。我除了接受,就是忍受、就是适应。谁让我选择了一个瑞典老公,还来了瑞典; 谁让我选择了生娃?依赖别人本来就不是成年人的任何备选项之一。
当然娃爹也会做很多家务、会做饭,但睡眠依然成了我当时最大的需求。在稍微有点时间的空闲里我就想补觉。虽然当时的心头总感觉我该写点东西,但身体的欲望还是最终占据了“上进”的不安的心。
我现在想想,我是否在找借口,因为有很多妈妈在边生娃边读研读博,甚至创业的啊。我只能归罪于我自律不够吧,虽然有颗上进的心,就是不行动,只能怪罪自己。
然后我一边带娃,一边在公众号上看文,眼睁睁地看着那时正热火朝天蒸蒸日上的微信公众号博主们的飞黄腾达。但我心里依然相信,我要重新拾起写作,我相信我也能像他们一样靠写文章写出精彩的人生。那时的我想着最多的是财富和名气。
但是我也只是偶尔在微信公众号上写写,公众号也是在2017年左右就申请了的。
2019年,我加入了剽悍一只猫的行动营。主要是增加行动力的训练。那段时间也读了很多书,写了一点东西,但是更多的是配合交作业吧。
2018年儿子一岁的时候,送他进了幼儿园我就回去上班了。我原以为我会有更多时间拿来读书写作,可是我又低估了生活带给我的一地鸡毛,再次高估了我的自律。
工作、两个上幼儿园的娃、生活。当然,娃爹和我共同承担家里的任何事务,但是身体的疲惫真的让我很难坚持下来。加上后来和娃爹越来越多的争吵,文化冲突、育儿观念的不和、生活的不融洽,都让我们渐行渐远。
心情的不好让我甚至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没有动力学习沟通技巧,没有深入地学习如何科学育儿,也没有很多心情冷静下来读书、思考和写作。写了也都是抱怨的话,没有勇气发出来让人看。
2023年,我们终于离婚了,我从那个住了8年的房子里搬了出来。这个过程很痛苦,从做决定离婚到找房子、和银行谈贷款到找人装修,和最后的搬家。其中的煎熬和做的事情我真的不想再走一遍。只是知道自己一点点变得更强大了,一个人在寒冷得几乎进了北极圈的瑞典,没有家人在身边却完成了这些事情,我自己都佩服自己的勇敢。
2024年,是我探索我自己的需求的一年。在朋友的“教唆”下,从5月份开始我在当地的交友app上试着交男朋友。原本以为我会在2024年再次体验一下爱情的滋味,收获个懂我的知心的男朋友。
但是一切都没有想的那么简单。如果说写作是可以自己主导的,努力了就一定会有结果; 但是和人打交道的事情,却不是自己能控制的。
虽然这几个月的交友过程中只“收获”了一颗伤痕累累的心,但在尝试的过程中,我找到了我内心的真正需求,也发现了自己需要提升的技能。
当我明白,交男朋友只是生活事业之外锦上添花的事情后,我才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我能操控的事情上,比如健身、读书、写作、事业、工作、育儿......
当我明白我做的决定太鲁莽的时候,我才知道我需要提升我做决定的能力,需要学习多维度的思考,以及查理芒格的check list的习惯。
当我明白我在和人沟通交往不太顺的时候,我更有动力去寻找这方面的书籍和课程,去刻意学习如何和人交往,如何有效沟通。
当然,写作——2025年重启后我就没有打算再放弃了。
因为,我加入一个长达一年的写作营,保证每周一篇文章,即便写得再烂、只是絮絮叨叨地写自己的生活,我都要每天写下去。
加油,我的2025!加油,我终将会让自己满意不后悔的人生!
2025年齐帆齐写作营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