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发愤的草莓
系列文章,往期请点击:
揭密!我的日计划流程来啦
接到任务别急着开工,先做这事
心里有很多杂七杂八做的事,如何高效应对呢?
谢天谢地,你来对了。
这正是日计划的孵化阶段要解决的:先把事情想清楚了再干。
那,怎样才叫“想清楚”呢?
“呃,不知道。”
“想清楚”的说法太模糊。所以你遇到任务时,才会晕乎乎,不知从哪里下手。
这种感觉是不是像某些人际沟通的书籍,说什么“待人要真诚呀”咋嘀咋嘀,理论头头是道。可是,把你看急了:具体要怎么做啊,书里一句话也没说!
我当然不要像这些书一样。
这次就给你一张地图,让你按图索骥,照着地图轻轻松松走下去,把事情想得清楚清楚,明明白白。
嗯,请叫我雷锋啊!
一、孵化阶段的总地图
先给你看看这张“孵化阶段”的手绘图,来个总体的印象。
“唉,看不懂......”
没关系,看得懂还要我写嘛?
之前我说过,把想做的事迅速全面地放进“收集箱”,别管条件是不是成熟,对吧。
那接下来怎么做呢?接下来需要经过孵化阶段,它们才能变成你可以直接拿来开涮的行动。
这个“孵化阶段”包括两部分,至少会涉及到四个“箱子”:“将来也许”、“等待”、“下一步行动”、“日程”。
第一部分是上方漏斗这一区域,称为“处理”,需要经过四个节点,分别是“邀人杂食”,具体意思后面再说咯。
第二部分是右下方这一区域,称为“组织”,包括三个节点,分别是“故友情”。
也就是说,孵化阶段包括“处理”+“组织”。它们不是我凭空生造的,原型来自于美国时间管理大师戴维艾伦,同时借鉴了永澄老师的做法。
二、处理部分:把近期能做的事安顿在四个箱子
“处理”在孵化阶段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条件筛选出近期需要开干的行动。
这是聪明人做事的第一个技巧,有选择地拿下,有策略地放弃。
这里提供四个节点,作为筛选的依据,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减少或增加。
处理的四个节点分别是“要人杂时”。
但是这样不好记忆呀!
我要用谐音给他们换换装,打扮得漂漂亮亮地登场了。这时,只需要把它们看作“邀人杂食”就可以。“要”取“邀”作为谐音,“时”取“食”作为谐音。
然后,你可以想象成“要处理掉这堆任务,邀请人家来吃杂七杂八的食物”。
于是“邀人杂食”四个节点就记住了。
分别是什么意思呢?一个一个来说。
(一)要?
第一个节点“要”是指“近期要不要”,目的是将要做的事缩小范围。
所谓近期,每个人定义不同,建议在1-2周的时长算近期,比较容易掌控。
近期不做,且属于过段时间也不做的那部分,删除;近期不做,但未来会做的那部分,放入“将来也许”(Someday Maybe)的箱子。
余下近期要做的那部分,继续流转到下一个节点进行判断。
哪些是近期不做呢?比如和年度目标偏离的,删除吧;钱不够,时间不够的,但未来还有机会,放入“将来也许”;前期准备还没好,但很快搞定,也可以放入“将来也许”
(二)人?
第二个节点“人”,意思是“给哪个人做”,这是考虑人的因素。
有时候一件事情出现,我们通常会想,我能干什么,如果没有下意识,都不会去想一下“其实这件事情非我不可吗,可不可以由别人做呢”。
如果别人能做又愿意,那就给别人做。自己做自己最重要的事。特别是当老板,当领导了,这一点如果没学会,总是亲力亲为low爆了。
可能是别人更有时间,更需要,或者在这方面更专业,总之就是有人比你更合适,而且你在这方面不需要精深练的。那么,这些事就交给别人吧,放入“等待”(Wait)的箱子。
虽然这里是放手给别人去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是会跟踪了解情况。
余下的属于自己份内事的部分,继续流转到下一个节点进行判断。
(三)杂?
第三个节点“杂”,意思是”上一节点筛选余下的该自己做的事,是否复杂呢?“
所谓复杂,是指需要多步骤完成的,无法直接执行的任务,也就是复杂任务。
与复杂相对的就是简单。简单任务是指一目了然,表达确切,可以直接执行的任务,也是个人管理领域通常所说的“行动”。
如果这事不复杂,属于简单任务,那么直接流转到下一个节点进行安置。
余下的属于复杂的事情。
对于复杂的任务,我们无法一下子把它干完,可是它看起来太硕大了,会造成心理压力,引发“人人喊打”的拖延症。
所以,遇到复杂的任务,需要把它切小块点--分解成“简单任务”。
就像吃苹果一样,我们无法把整个苹果一次性吞下去,需要切成苹果块,一口一口优雅地吃。
复杂任务分解成若干简单任务后,这些简单任务也继续流转到下一个节点。
(四)时?
第四个节点“时”,意思是“初步安排大致的完成时机”
从上一节点流转入本节点的任务,都是简单任务(即行动),它们是可以直接执行的的,在你的能力内能够轻松把控的,这时候可以给它们安排一下大致的完成时机。
对于能够在2分钟内完成的,立即做,也就是说这些事情,在孵化阶段的处理部分时就马上完成;
这样,其它的都属于近期有时间尽快去的完成的事情了。
这其中,除了有确切日期,非某天做不可的任务放在“日程”(calendar)以外,其余的放进“下一步行动”(Next action)的箱子。注意放进“日程”的一定是要非某天做不可的事,才能雄纠纠地放进某天,不然后面的阶段会出事的。
好了,经过“处理”这个大筛子,把可以执行的行动放入四个等待你后续处置的“箱子”,分别是“将来也许”,“等待”,“下一步行动”,“日程”。
其中,“下一步行动”和“日程”箱子的行动是近期要干的事,还需要再经过“组织”部分,对它们再加工。
注意喔,这里展示的是“处理”的流程模型,至于你会用什么类型的箱子,实体的(如笔记本备忘录等),还是虚体的(如行动管理软件),随你所好。当然,有专业的行动管理软件是最便捷的。
三、组织部分:给近期能做的事“化化妆”
“组织”在孵化阶段指的是,给对近期需要开干的行动定属性,贴标签。
这是聪明人做事的第二个技巧,目的是在未来需要推进某个行动时,能第一时间更快地召见它们,实现当即击破。就像你电脑中安装了风速的搜索引擎,半秒内找到你想要的资料文件。
这里提供三类标签,分别是“估优情“。
同样的,为了让大脑兴奋起来,并且方便使用,要把它们记住。我把它们谐音为“故友情”,想象成“组织老朋友来叙叙旧情”之意。
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一)估
“估”即预估时长,预计任务完成所需要的时间长度。
为什么要预估时长呢?因为不同人在做一件事时,所耗费的时间差别很大。这里不得不提到《帕金森定律》这本书中关于老太太寄明信片的故事。
一位老太太要给侄女寄明信片,用了1个小时找明信片,1个小时选择明信片,找侄女的地址又用了30分钟,1个多小时用来写祝词,决定去寄明信片时是否带雨伞又用了20分钟。做完这一切,老太太已经劳累不堪。同样的事,一个工作特别忙的人可能花5分钟就在上班的途中顺手做了。
也就是说,如果你给自己预留了太充裕的时间去完成一项工作,就很容易放慢节奏或者增加其他事项而花掉所有时间。所以你需要预估一下时间,给自己一点暗示和压力,提升工作效率。
(二)优
“优”即优先级,主要是指在众多任务中,你选择要优先完成的事情。
什么是需要优先完成的事情呢?《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要事第一”,重要的事情应该被放在优先完成的位置。所以,优先级首先是指对任务的重要程度进行预判。
不同事件对于一个人的意义总是不同的,有的更重要一些,有的可有可无。比如,给父母过生日这事,一般都比你玩电子游戏这事要来得重要,这样,前者的优先级更高。
另外,除了重要程度以外,还有一些事情虽然不起眼,但必须完成它以后,后续任务才能进行下去,那么,它也可以属于优先级高的。
优先级可以按照“高中低”分出三级。这样,在时间非常紧迫之下,你需要先把优先级高的搞定,再考虑中低级的任务。
(三)情
“情”即情境,是指完成一个任务所需要的地点或工具,甚至是涉及的人物。
设置情境以后,任务可以按照情境进行分类。当某个情境之下时,可以迅速将所涉及的任务一网打尽,类似于批量解决的手段,这是提高效率一极棒的方法。
比如,老板安排你现在“外出”办点事,如果你把相关的任务都预先贴好“外出”的标签,是不是只要通过这个标签,就能一下子发现这个情境下的其它任务,同时搞定?
这种批量解决的好处,从快递员送货就能看出来。快递行业迅猛发展,如此海量的快件,要怎么更快的搞定送货环节?聪明的快递员们将寄件按区域分类后再投送,属于同个住宅小区的物品一起送达,速度嗖一下就上去了。
情境的用法相当广泛。
现在不是被“微信”等社交媒体弄得时间碎片化吗?那么,你可以把“微信”设为一个情境,凡是属于“微信”的任务都贴上这标签,等到某个时间段比较闲时,打开属于这个情境的全部任务,一次性完成掉,就把原本应该是碎片化的时间又组装了起来。
如果某段时间与某人频繁接触,也可以把人设为“情境”。
比如家里装修房子,经常与装修工打交道,那么可以设“装修工”为情境;
如果每天上班都堵车,可以设“堵车”为一个情境,把在这时候可以做的任务贴上这个标签;
如果是全职在家带娃的妈妈,可以设“宝宝睡觉后”为一个情境,所以可以在这时间做的事就很容易辨识出来了。
要说的一点是,情境也不是越多越好。数量要适当,以7个左右为佳,符合人脑短期记忆以7个元素为极限的原理,便于你在某个情境下能想起掏出对应的行动清单。
四、举例说明
处理和组织两部分合成“孵化阶段”,可以把两部分的口诀合起来记忆,变成“为了解决掉这些任务,我邀请人家来吃杂七杂八的食物,顺便组织老朋友来叙叙旧情”。我又画了一张拙劣的手绘来帮你记忆。
嗯,光说理论太枯燥,还是上一堆实例看看。
假设现在“收集箱”里有这么些明确了想法的事(真实场景下一般只会更多),需要你对它们进行“孵化”:
去吃麦当劳最新款套餐
办理护照
带宝宝去打针
安排部门同事上课
5月20日晚上6点参加同事婚礼
到专卖店给妈妈买个华为手机作礼物
经过“要人杂时”的处理后,你发现:
去吃麦当劳最新款套餐:打算减肥,少吃垃圾食品。在“要”的节点上直接删除。
办理护照:照片还没有拿到,要等等,但以后肯定会办的。在“要”的节点上放入“将来也许”的箱子。
带宝宝去打针:工作日很难请假,恰好退休在家的婆婆有空,请她代劳。在“人”的节点时放入“等待”的箱子,并及时打电话给婆婆请求帮助。
安排部门同事上课:课程是近期的,并且作为部门负责培训业务的人员,这事必须自己动手,并且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分出好几步来。在“杂”的节点时要把这“复杂任务”拆解出许多“简单任务”,如:
-打电话请示领导确认时间
-将通知与报名表单发布微信群
-收集表单后制作座位表
-课程当天在群里发布座位表
这些简单任务再进入“时”的节点时,只有“ 打电话请示领导确认时间 ”是这时候利用2分钟就可以完成的,直接做完,其余的进入“下一步行动”或“日程”的箱子
5月20日晚上6点出席同事婚礼:近期必须自己参加的活动,事情不复杂,清楚婚宴场地的路线,也准备好了红包,到时直接按时去现场就可以了。因为有确切日期,非那天不可,所以在“时”的节点放入“日程”箱子。
到专卖店给妈妈买个华为手机作礼物:是近期要做的事,但为了表达心意不想要别人代劳,事情不复杂,但具体哪天去还不确切。在“时”的节点时放入“下一步行动”箱子。
这样,除了删除和2分钟内立即做完的以后,其余的行动在四个箱子的分布变成这样:
其中,“下一步行动”和“日程”两个箱子是近期自己要做的事,它们经过“估优情”的组织,就变成:
这样以后,它们看起来更加条理分明了。就等着在后面每日的“确定阶段”被你幸运大抽奖,进入当天的行动清单中了。
五,
还有一个问题:进入“收集箱”的都可以走“孵化阶段”吗?
能提出这个问题的伙伴,说明动脑筋了。
由于日计划流程属于行动管理范围,所以进入上面这个系统流转的必须是可以做的事。
但真实的场景中,不是所有进入“收集箱”的内容都是可做之事,能够放入“孵化阶段”继续走。
比如,有的小伙伴会顺手把看到的好词好句放进“收集箱”,爱文学都喜欢干这事,对吧;
有的会把看到的好文章放进“收集箱”,信息时代都巴不得多抢点知识回来,觉得有潜在利用价值;
还有的会把个人期待放进“收集箱”,比如“我要变得美丽”,“我要走路不要驼背”等等。
这几个都不是可以做的事,有些是行动的参考资料,有些是自我要求和提醒,有些甚至是梦想清单。
当然,如果能够从中挖掘出要做的事,你把它先解码为要做的事,那就可以变形后继续走“孵化阶段”;如果不能,它们需要另外走“知识管理”或“目标管理”的通道。由于时间有限,以后有机会再聊这两块内容。
在上面陈述整个孵化阶段中, 我为了简化认识,把收集箱里的内容全部默认等同可以做的事,你只要知道这点就够了。
整个孵化阶段就是这样。为什么要设置这些步骤呢?
因为,大脑是个好仆人,不是个好主人。
它会被动地接受各种念头和问题左右,除非你主动去控制它思考,否则,它不会主动去有效考虑如何解决,推进和管理想做的事情。
设置这些步骤,就是给大脑预装程序。让你一步一个脚印,控制大脑学会结构化地思考。
你心里肯定还在嘀咕:步骤好像有点多耶。
拜托,这是“慢动作”!
就像拍电影一帧一帧地放慢速度给你看,或者说像学游泳的时候,把手和脚的动作分解出来告诉你。
刚开始是会觉得枯燥,等到真正熟练时,其实呼呼几下就搞定整个过程。我就是这么过来的。
你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应对收集到的每一项内容,而别人还看不清你到底怎么出拳出招。
那时候,你将是行动管理界的“武林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