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我打算细读。
感触第一点,走出掩耳盗铃的思维习惯。
何为掩耳盗铃,跟闭目塞听的意思差不多,就是一种自欺的状态,先不论欺不欺骗别人,但是欺骗自己就挺可怕的。我瞬间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有时会选择欺骗别人,他并非恶意,我有时往好的方面想的时候,甚至觉得他的欺骗有伟大的成分,就如同《美丽人生》里的那个父亲。但是,现在是和平年代,他是 因为深处底层和弱势以及无力,所以欺骗是他的一种活法。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什么,如果把欺骗当成一种习惯,习惯不会区分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别人,当然也可以是自己。孩子会学会欺骗自己以及欺骗别人。自欺的一个呈现就是不愿意去认清现实,掩耳盗铃般,觉得世界不应该是跟我想的不一样,我不想去为认清现实做努力,我只愿意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用很多心理学文章的语言表述就是,觉得什么都是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我不接受自己认为不应该的事情,不听,不看,不想。最终跟现实的社会相差越来越远,社会适应性出现问题,以及跟人相处、关系出现问题,云云。我曾经会自欺,可是我现在仍然看到很多依然在自欺的人,无奈的我选择了承认悲哀和放手。
书中承认了很多女性在职场、社会当中遇到的问题,不公平的待遇,以及女性自己的恐惧。我曾经假象上了大学之后就会人人公平了,假想现在是一个人人公平的社会,女性受到平等的对待,甚至是优待。我一方面是幻想,一方面是在家的环境受到的都是老公绅士般的优待。可是女性在社会中遇到的问题依然存在,作者写到了她的经历,并把这些分享出来了,如果我在职场,我会经历什么,我不想预设,我只是想承认,女性在事业和职场中,的确会遇到不公平的对待,不公平的价值观的歧视,要面临很多很多的危险,以及不被保护甚至是欺负,但是我们只有正视这些不良环境的存在,才有机会去克服和解决它。
感触第二点,进取心
作者写到,女性从一开始,就从内心深处放弃了成为领导者的追求。这一点似乎也戳中我要害。我现在对生活的满足就是能够养家糊口,一切以孩子为重,主动放弃了对事业的追求,就像书中写的,因为女性会衡量害怕失去。导致这些年我变化的一点除了是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思考、让消极的生命观主导自己的生活之外,就是自己进取心的丧失,我不愿再竭尽所能去做一件事情,去定一个目标然后竭尽所能地去实现,我不愿意在做别人眼中那个优秀的不近人情的女魔头一板的人物。放弃进取心,收获了自己的温柔,这怕是很多女性喜欢做的吧。可是有没有别的方法呢,如果让我现在再重拾进取心,我想做的一定是一个带有女性魅力的进取者,温柔的坚持,以及有远见,自信,愿意承担风险。
第三点,如果心无恐惧,你会做什么/
我在恐惧什么,这个是我要搞清楚的。
“我希望你们找到人生中真正的意义、满足和激情。”
我还没有找到,我错过了很多,但是我还有希望去找,这个跟年龄无关,只是找到我自己喜欢的事情,跟年龄有什么关系呢?
也不会完全心无恐惧,只是当内心确定了想做什么的时候,才会真的心无恐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