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参加了两场马拉松。
阔别马拉松已经近一年的时间了,上一次有准备的开始跑马拉松还是在2018年元旦的厦门马拉松赛事。近一年的时间没有认真有计划地跑步了,18年的上半年忙着毕业,忙着告别那擦身而过的大学时光。18年的下半年则陷入繁忙的工作当中去,从一个学生到一个职场人的转变是我最大的挑战,每天上班到晚上9点10点,有时也会加班到凌晨。细碎的工作占据了我绝大部分的精力,以至于每每回到住的地方,只想倒头睡下。精神状态的不佳,最直观的会反映到体重上,比上一次跑马时的体重,现在已经涨了近20斤。初入职场,钱还没挣多少,倒先油腻了起来。
在这样的漩涡中彷徨、挣扎,试图再一次找回那个在赛道上驰聘的我,今年上半年报了很多的马拉松,包括重庆、郑开、武汉和扬州。而今年的签运也是特别的好,基本上是报啥中啥,重庆和郑开同时中签,本可以二选一参加,也因工作加班的关系,没能去参加。
而武汉则是我报了三年的马拉松啊,曾在武汉上了四年的大学,报了三年的马拉松,在我离开学校的第一年又怎能不回去参赛呢,哪怕是走也要走完全程。对于武汉的执念,使我请假一天特地提前来与武汉亲近。
初上赛道,还是一样的熟悉,没有初次参加马拉松的紧张和兴奋,心底默默告诉自己,跟紧兔子,稳步前行,这一路都将是我熟悉的景,每一步都是我曾丈量过的路。天空略带一丝的阴沉,几缕清风时不时的吹来,拂过检录区运动员的脸庞。早起的健儿们有的还打着哈欠呢,被这清晨的微风吹拂着露出惬意的表情来。而我则跟随着大部分做着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主持人热情的喊声和着澎湃的音乐如浪潮般阵阵袭来,唤起了我心底沉睡已久的激情。发令枪响,前方的专业运动员已如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而我们大众运动员则随着人流缓慢的走过拱门,向42.195公里的赛道发起挑战。
42.195公里啊!我已经有多久没有跑过10公里啊!上一次跑步机上锻炼,不到5公里便已经大汗淋漓了,急促的呼吸使我不得不停下脚步。曾经我真的能45分钟跑完10公里,90分钟能跑完半马,在太行山上奔跑53公里吗?这骏驰的少年仿佛已经离我远走,在记忆中,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渐渐隐淡了。随着人群的节奏,稳步的向前跑着,熟悉的景物在身旁略过,长江大桥依旧雄伟的横亘于长江之上,静默的拥抱着我们,在70年的时光里,与黄鹤楼一起守望着这座城市的变迁。跑过长江大桥,与黄鹤楼擦肩而过,向着东湖的方向前进。半程过后,宽阔的湖面浮现在我们眼前,阴沉的天空时不时飘下些雨滴儿来,湖面的侧风也愈发的强劲了,体力行至此几已殆尽,在路边的旅游公厕修整了一下,出来时便不见一路跟来的兔子。少了兔群的庇护,一个人跑在这湖山道上,满目的青翠无暇顾及;碧波荡漾的湖水无心流连;只有迎面的湖风使我不得不慢下脚步来。速度越来越慢,越来越慢,疲倦的缺少锻炼而沉重的躯体,在抗拒每一步向前的蠕动。大腿也越发的凝重,如同浇灌了沙浆一般,仿佛每走一步都得耗尽全身的气力。心里一个声音在呐喊,喊叫声在脑海里不断盘旋:坐下来吧,不能再跑了!那时候坐下成了我心中最想做的一件事。收容车缓缓地从身旁走过,上去吧,上去马上就可以解脱了,跑马的人哪能没有一次被收容的经历呢。上收容车并不丢人,这是为自己的健康着想,下次准备好了再来参赛也是可以的啊。身边的人在利用收容车拍着照片,而我此时心中万马奔腾。
跑着,走着,挣扎着双脚走过这平坦的绿道,心中却犹如翻越一座一座的山丘。抑制住多少次席地而坐的念头,才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跑过40公里处的摄影师,对这镜头,做了个加油的手势。终点的拱门后,戴着完赛的奖牌,我席地而坐。
告别武汉马拉松5天后,我又奔赴另一个战场——烟花三月的扬州。扬州马拉松作为国际半马的金标赛事,我也期待了蛮久。在大学时代曾组织身边的好友一起报扬州马拉松,结果无一中签。对扬州虽然没有像武汉那般的执念,但也仍对这千年的古城充满了期待。
扬州半马虽然跑的也艰辛,但是总体在自己可控范围内,自己心中有底气能跑完全程,一路并没有寻找兔子,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跑了下来。满城的柳絮伴随着扬州市民热情的呐喊声,震荡着古朴的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