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要怎么活着呢?我也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是问过,也深切的思考过,但是答案总在我快要确定的时候,又改变了。现在我只能说,在当下,我想这么活着了。
首先,一个人能活着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别说活得有意义了,先简单的聊聊活着的困难吧。
首先想要活着,得远离战争。叙利亚内战就导致了10万平民的死亡,这只是冷冰冰的数字,如果没去过叙利亚的战场,你根本无法体会‘十万’这个数字后面隐含的绝望(身临其境和影像之间隔了无数层,其实我也没法体会)。战争离我们这代人(90后),已经有点遥远了,而恐怖袭击这样的事情,除了对911有点印象意外,其他的也被抛弃在记忆的角落了。若你生活着战乱的中东,若你还是个孩子,除了向上天祈祷之外,你还能向谁去乞求那一丝生的希望吗?政府吗?他们自顾都不暇吧。反对军吗?人民这东西,得等我们建国之后才有精力去管啊。国外势力吗?人民又带不来利益,他们政府都不管,我们又何必操这份心。
处在蓬勃向上的状态中的中国,已经感觉不到战争的悲惨了。特别是现在之中国,战争已经成为过去式了。虽然各种局部的挑衅不断,但是相信大部分国人也都能基本认识到,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希望和中国开战的,而中国也清楚的知道,任何一场战争对中国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对于争端,只要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中国也不会发动任何战争。那些整天在网上叫嚣着打这打那的键盘侠们,请你去参军好吗?
有时候把眼光放远一点,看看那些在生存边缘挣扎的人,我真的会为我此时还活着而感到幸运,而感到开心。但我也承认,我能有这个感慨,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我多次思考过自杀,只是没有勇气去完成而已。虽然自杀从来没有实现过,但真的让我对我的人生进行过很多次的思考。思考我为什么活着,思考我想怎么活下去,这些思考肯定对塑造现在的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也让我对生命多了一层敬畏之心。你看,有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些折腾并不一定是坏事,前提是你能熬得过去。现在我对自杀已经没什么想法了,只想好好活着,虽说不知道能不能活出个人样,但至少我能尝试着活出我想要的那样。
既然战争的阴影笼罩不到我们的头上,那么生存就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生活才是。在中国,若是没病没痛,总是能活下去,最多不过清苦些罢了。但说出这话,我也知道我有点不负责任,毕竟我没有去过那种贫困地区,没有真正感受过那种挨饿的痛苦,若不是为了减肥,我甚至都没有挨过饿吧。但基于我对中国的基本认识,我觉得生存对大部分国人来说都不算一件难事,难的是活出一个人样。
人样是什么样呢?不同的人当然会有不同的解析,一部分人觉得衣锦还乡就是一个不错的人样了,要求高一点就像想拜相封侯咯,要求更高一点就想指点江山了,要求最高的,大概是把整个人类当成一个共同体,想要推着人类进步吧。如果还有人把整个宇宙看做一个整体,实现宇宙大同的话,我会觉得有点扯了。倒数第二点的要求就很虚了,除了那些大智慧的人物,其他人应该很少会有这方面的想法。
当然,思想的高度和一个人所处的位置是有一定关系的,如果我连三餐温饱都没解决,我心怀天下应该会被人认为好高骛远吧。如果是国家主席或者马云这的类人,如果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着一天三餐吃什么,那他们也到不了那高度。但一个人的眼光也不是一下子就从三餐到天下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至于其中是怎么渐进的,我想只有站到了那个高度的人才能告诉你吧,其他人都只能是猜测了。
我想,三餐是基础,如果你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食物而拼尽全力的话,那么即使你想要心怀天下,你也没这个时间和力气吧。《三体》中有那么一句话——在中国,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的,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我觉得非常对,你至少得把三餐这个问题解决了,才有可能去谈梦想。三餐解决之后,接下来的,好像我也不知道了。我就处于一个三餐解决了状态,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指点江山是做不到的了,没这个能力也没这个兴趣,激扬文字倒是有点想法,我一直都想把我的想法写下李,写下来,再写下来,但是好像都写不好,所以我才一直写。
突然,我发现,这就是我想要的我的人样,一直写,一直写,直到我写不动了,也就够了吧。你看,活着就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现在我还能写,我又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当然,我还会有其他很多的需求,例如吃的更好啊,睡的更好,给家人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之类的,但是如果让我用写作的能力来交换的话,我应该不愿意吧。
谁知道呢?看看葛大爷在《私人订制》最后的那一段假设中的回答,你就知道了,假设都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给我一个亿,让我从此不写的话,如果我说不愿意,我感觉自己都要抽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