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善

上图《饥饿的苏丹》,摄影师凯文·卡特的作品。

凯文目睹 一个瘦骨嶙峋的小女孩 在前往食物救济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动,趴在地上奄奄一息。当他打算拍照时,一只秃鹰偶然落在镜头前,为了让照片更加扣人心弦,凯文等了20分钟,就为抓住秃鹰展翅的瞬间。

凯文曾对人说"当我把镜头对准这一切时,我心里在说'上帝啊'!可我必须先工作,如果不照常工作,就不该来这里。"

拍完照,凯文赶走秃鹰,注视小女孩继续蹒跚而行。自己坐在树下,点起一支烟,放声恸哭。这幅《饥饿的苏丹》为凯文赢得九四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凯文却在获奖三个月后自杀身亡。

照片引起无数人对苏丹,对饥饿儿童的关注;也引起一场对职业素养和社会良知的探讨。关于职业素养和社会良知的探讨,凯文用自杀 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依然坚信,凯文是死于自己的良知。

《饥饿的苏丹》是间接善,将许多人的目光吸引到需要关注的地方,就像我们今天的慈善晚会、公益行动。如果凯文当初给了女孩一片面包、一瓶水,那是直接善,就像地震时,救灾的志愿者。两者初心都是好的,都是两种善的体现,然而实践者内心体验应该很不一样。间接善是隔着透明玻璃的善,直接善是我们手拉手,共踩一块土地的善。直接善,更踏实,对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您是杜萧善的妈妈,对吧?来,靠窗第五排右边的位置就是萧善的,您往那里坐。”班主任杨老师站在讲台上微微弯腰,纤细的...
    奇妙和光阅读 397评论 0 0
  • 幼儿园一日游 善善快三岁了,奶奶抱着你去看看附近一所幼儿园,一进门善善就盯上了活动区上课的小朋(玩)友(具),立马...
    博乐师阅读 123评论 3 2
  • 少年时的我们,如炙热的阳光,眼里闪烁着无限的光芒,总觉得自己只有十六岁,但是怎么都想不起年少光景。 走在中学的校园...
    安然向暖k阅读 140评论 0 1
  • 使用代码就是这么简单 使用演示 HYVideoPlayerControlView HYPlayer
    zeroLL阅读 56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