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微博的葬礼,新浪念了首热搜悼词

 1

9月4日,腾讯宣布将于9月29日暂停腾讯微博的运营。

看到这条消息,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

“什么?腾讯微博还在!”


还有一些年轻点的朋友是这样的:

“什么?腾讯还有微博!”

这两种反应,听上去都挺让人伤感的。


2

我对腾讯微博最后的印象,停留在2014年。

那个夏天,我刚刚经历完高考,心中充满了对分数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憧憬。

就在这种复杂的心情下,我在自己的QQ空间里发了一条不长不短的说说。内容是什么我现在已经忘记了,总之是一些青涩且矫情的怪话。

准备发送的时候,我瞥见了下方亮着的一个熟悉却陌生的小图标,提示我这条说说会同步到腾讯微博。

以前从没在意这点的我,突然愣了一秒。

我想了想,把它取消了,毕竟我的微博也没人看。

今年的9月4号之前,这是腾讯微博最后一次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后来我上了大学,就很少用QQ了,QQ空间也被打入冷宫。

再后来毕了业,连朋友圈都很少发了。


没想到这时候,腾讯微博在半只脚踏进棺材的时候,回到了我的面前。

真是……见了鬼。


3


从结果来看,腾讯微博是彻底的失败了。

腾讯坐拥着中国第一的社交用户群,但做产品这件事,受影响的因素太多。

巨大流量只是一块比较高的垫脚石,可最终能否登顶,还是要付出力气的。


如果腾讯拼下心和新浪死磕微博,并非没有胜算。当时有不少明星和大V入驻了腾讯微博,至少看上去声势还算浩大。

也许是重心转移到了微信,也或许是认为微博这个盘子太小不值得和对方血拼。

总之,腾讯微博这个产品被放弃了。

在“腾讯微博”官方入驻新浪,“新浪微博”改名“微博”之时,就已经被宣布了死刑。

让我想起那个经典句式:“有的人XX年就死了,XX年才埋葬。”

现在,这个漫长的头七终于结束,可以下葬了。

建议改成「讣告」


幽默的是,这事还上了新浪微博的热搜。


腾讯微博的葬礼,新浪念了首热搜悼词。

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这样的场景:



4

当然,今天我不打算讲述太多腾讯微博的爱恨情仇史,网上已经有了很多相关的文章。

我只是单纯的蹭热度罢了。

(不过因为本人的惰性,这个热度已经被我放馊了……)

为了蹭热度,我还专门跑去腾讯微博的首页看了看。

结果不知道是我自己网络的问题,还是腾讯服务器的问题,总是回给我一个404的页面。

经过多次刷新,我终于勉强登录了进去。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颇具年代感的界面。

我的老泪悄悄涌出两滴,爷青回!

然而这空荡荡的页面,总让人感觉瘆得慌。点开关注列表,大部分人的主页也都空空如也。

刷新多次之后,我终于看到了当年的一小部分黑历史。

看来就是服务器的问题了。

这件事上面,腾讯做的有些不地道。

我倒是无所谓,作为一个经常删自己黑历史的胆小鬼,这些记录没了也就没了,可惜是可惜,但不心疼。况且我也没怎么在腾讯微博上发过东西。

但是对于那些在腾讯微博上,细心耕耘过的朋友来说。

想要在关停前备份自己珍贵的回忆,却没有批量备份的功能,只能一条一条的手动复制黏贴,并且忍受着卡顿和错误来回刷新页面,这种体验实在糟糕透顶。

或许在运营方看来,这样一个不挣钱也没流量的产品,在关停之前还提前公告,留下一段缓冲期,能做到让你登录,已经很仁至义尽了。

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不上心和傲慢。

当然,还有比这还要傲慢的,比如连通知都没有,直接删除17年之前所有贴吧内容的百度。

(虽然后来又恢复了,但还是有不少帖出现丢失的情况)

或许这种傲慢不是有意为之,毕竟大公司的体量,内部结构和制度复杂多样,相关人员也可能是有心无力。

可是,用户是不会,也不应该考虑这些的。

哪怕在关停的前一分钟,理论上,运营方都应该给依然使用自己产品的用户们,一个良好的体验。

很可惜也很无奈,能做到这一点的公司,实在是少之又少。连腾讯都做不到,更遑论那些小公司了。

这是一件很小的细节,但一个有态度的公司,理应做到这些。

5

好吧,我也显得有些苛刻,毕竟腾讯微博早就成一潭死水了,如果真的有朋友需要备份珍贵材料,这事应该早就做过了……吧?

实在不行,还可以去找客服嘛。

哎,等一下,腾讯?客服?

哦,那当我没说……

虽然互联网很方便,现在有各种各样的云平台,但是大家如果有非常珍贵的资料和数据,还是买个机械硬盘保存起来吧,稳妥。

如果还是觉得不放心,刻成光碟也可以。再硬核一点,用磁带存储就更棒了。多记录一些东西,总没有坏处。

互联网没有记忆,但你可以有。

但有一种东西,是用存储媒介记录不下来的:人的感受。

那些你忘不了的回忆,就把它牢牢地刻在大脑深处吧。

总结下来,就是这么几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