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诗,无以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诗歌史。诗歌在几千年中创造了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最璀璨夺目的光辉。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名篇,是中华民族不同时代的精神凝聚,具有普通的社会意义,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大多寓于其中。

有道是“灭其国者先去其史”,“残人魂者必先斥其诗”。诗学思维的缺失,导致人的粗俗化,六神无主地追逐低级的世俗的趣味。

从这种意义上说,诗魂是民族魂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一种富有魅力的能对人的精神潜移默化的构成部分。因为千古流传的诗歌,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存焉。

“诗”在古代特指《诗经》。《诗经》作为儒家“六经”之一,在孔夫子“不学诗,无以言”的圣训之下,两千多年来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灵。

《楚辞》的出现,中国诗学“诗骚”并举,屈原吸取了楚地及诸蛮百越的原始想象和奇丽智慧,抱持着对国家命运的焦虑,开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历程。

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奠基了中国诗学的爱国传统。梁启超曾说:“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不虚生此国。”

《诗经》、《楚辞》对其后诗词影响深远,而唐诗宋词更是达到了巅峰。古典诗词名篇成了中国人约定俗成的精神文化教科书,培育着中国人的襟怀、情操和气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