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爸爸一出马,一个顶俩,稳稳地接住了孩子的情绪,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爸爸是有力量的,爸爸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妈妈解决问题的方向是不一样的。只有在具体的事情上才能表现出来。
稳稳的,接住孩子的情绪
今天早上儿子打电话让去接他,我说:你是放假了,还是请假了?孩子说请假了。我也没有多想就和孩子爸爸开着车一起去郑州接他了。
不到两个小时,跑到目的地,我给儿子打电话,我们到了,你来学校门口吧!儿子这时候才说,“妈妈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个假吧”!我给老师打电话?你不是请过假了吗?孩子说让他给老师请假,老师没批下来!
我内心很生气, 心中想着你怎么不早说,你不请好假再让我们来接你!一百多公里跑来接你了,结果你还没有请好假,心中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现在让我给老师请假,我也得有个心理准备呀。我就告诉孩子“如果我也请不下来,怎么办呢”?儿子不负责任的说了一句“那就直接走吧”!说完把电话挂了!
车外还在下着小雨, 爸爸害怕孩子看不到我们还在雨中等着他,还不知道刚刚发生的一切。我把爸爸喊到车上,给他说了这个情况,爸爸也很生气,情绪化表达了几句,“请不下来假不管他,让他自己请”!要是直接走咱就走!
这时儿子又来电话了:“你们在哪呢”?我下车把孩子接了过来,把行李箱放进后备箱,我们坐上了车,儿子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给我们老师联系了吗?爸爸情绪稳定中,爸爸说到:“打了,没人接”。(要在没学习以前,爸爸肯定是愤怒的,肯定会指责抱怨吵一顿),这次为什么老师不批给你假呢?肯定是咱们请过两次假了 ,军训20天,参加了两个婚礼,已经请了四天假,如果军训不合格,下一年还要跟着军训一次,尽管是这样,爸爸还是给老师打了一个电话,老师说请不了了,国庆节前不给请假,我也没这个权利,领导也不会批的。爸爸说“嗯,好的,我再给孩子说说”。通话全程孩子都在,孩子也都听到了爸爸已经和老师沟通了。儿子说:那怎么办?下雨了也不军训,我们走吧,我回家还有事呢,爸爸说你的老师也不错,原来也都给你请假了,这也不是他一个人当家的事,我们长大了,我们既然来上学了,是一个学生就要遵守学校的规定,爸爸不建议你回去。
原本孩子打算29号去找同学玩,机票都订好了,孩子说怎么办?我说改签,他说改签费用很高,退票费用也很高,妈妈给你(这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不让孩子承担后果,一心想着给他解决问题),爸爸说改签吧,没有请好假,都订机票, 是你没有安排好时间,所以后果需要你承担,儿子改签过之后又重新订了机票,爸爸主动说重新订机票钱,我给你转过去,我只管这一次,下一次我可不管了,改签420,爸爸转了520。(这是作为一个父亲在教儿子承担责任,爸爸没有情绪,孩子也没有情绪,这也是院长的双圈理论,和孩子站在一起,把问题解决掉,情绪稳定 ,建立规则)
孩子说我还是想和你们回家一趟,看看怎么样把处分降到最低,爸爸说可以呀,我们都想想,妈妈也想想,想办法把处分降到最低,要不我们先去吃点好吃的?(接话技术),儿子说我如果现在跟你们回去,下雨了,也不军训,爸爸说晚上我再给你送过来,儿子说唉,先吃饭吧,(这时候儿子已经妥协了,爸爸给他说的话已经都管用了,有关系了,什么都没关系,没关系了,什么都有关系,)孩子已经没有回家的想法了!
吃完饭过了一会儿,爸爸说我们回去吧,孩子说:再等会吧,我们又和孩子聊了一个多小时,聊了同寝的同学,聊了好看的女生……儿子开心的回到学校,我们开着车回家了(夫妻同修,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了,遇到事了,也不怕,给孩子爸爸点个大大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