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一座古刹,一个古村

兰溪,一座名刹,一个古村

作者  寿勤泽

        每次去兰溪,总会想起唐代诗人戴叔伦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兰溪棹歌》,诗曰:“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一首千古流传的绝妙好诗,一座山媚水妩的江南古城。趁着秋意深浓,今年第三度过访兰溪,探访名刹栖真寺。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古村,洞源村;一所古寺~~栖真寺。明崇祯九年(1636),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过兰溪,观灵洞山,访洞源村,宿栖真寺。他在游记的《浙游日记》篇里记了重重的一笔,灵洞山之神秀,栖真寺之古朴,深得这位旅行家的赞赏。我过访古寺,正是一年中秋意深浓的十月天,一路秋风引领,佳景不绝。

        栖真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创建者如契高僧原是宁波天童寺监院,一日入兰溪灵洞山游,爱慕此处风光秀美,遂发愿创建山寺于灵洞山下的古村洞源村。

        栖真寺的镇寺之宝是珍藏于寺近450余年的《大藏经》,历代虽有聚散,至今收藏约计六七千卷,蔚为大观,一幢古朴典雅的藏经阁是古刹之藏宝所在。每年六月初六,古刹举行“天贶节”,承办晒经活动,引得四乡八邻的民众前来观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古刹与一代文豪苏东坡后人有紧密关系。苏轼对婺州极具好感,留下了咏叹兰溪山水风光的妙作。后来,苏氏一脉中苏辙的长子苏迟来金华任婺州知州,数次游观栖真寺,爱其境之清静,逝后葬于寺侧。

      步出观音阁,经过放生池,前方立有郁达夫诗碑,那是1933年深秋,作家游览古刹时题于寺壁上的一首诗,诗曰:“红叶清溪水急流,兰江风物最宜秋。月明洲畔琵琶响,绝似浔阳夜泊舟。”诗味深永,余音绕梁。


图片发自简书App


        离寺不远处的洞源古村,山环水绕,此地还是一位名人的出生地,她就是赵四小姐。她与张学良一生“红粉知己,白首同盟”的世纪传奇故事,也与此地云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慕名而入村内“绮霞园”,一幢三进二明堂的清代徽派建筑,畅亮质朴,干净整洁,这是就是赵氏故居。

        秋风送我出了寺门,山路渐次消隐,秋树上投射下的光影,叠成了一张暗色的背景,过了会儿,天上飘起了小雨,秋雨绵延不绝,山道之上,湿漉的青苔让沉积的时间泛出绿意,郊野都落入了前所未有的寂静之境~~~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者简介

寿勤泽,笔名林泽,西泠印社社员,性喜翰墨,主持多种大型古籍文献丛书的整理研究与编辑出版,多次获得嘉奖。业余以研治篆隶书法艺术与宋元明清及民国绘画艺术史为乐,多有精致佳作流传于艺坛墨苑。散文小品融古铸今,别具特色,自成一家,在港台地区与海外拥有大量的读者。所著《百年巨变》获得冰心奖与全国畅销书奖。

注:本文所附书画作品皆为寿总原创。

作者二十八岁的自画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1,513评论 0 15
  • 陆游诗集(Z1) 杂赋 养疾清溪曲,风林几著霜。细书如助嬾,薄酒不成狂。 老叹朋侪尽,闲知岁月长。柴门偶一出,倚杖...
    汉唐雄风阅读 10,419评论 1 11
  • 我是农家富女 我的存款为零 也没有高档服装 更没有可以炫耀的手饰 可我却拥有大片纯净的蓝天 洁白的云朵 和黑油油的...
    半盏流年02阅读 72评论 0 0
  • 地球上这么多细菌和病毒,为什么我们还可以活到现在,一直没有事?这全依仗我们人体有一套强大的免疫系统。全天24小时不...
    夏飞读书阅读 654评论 0 10
  • 电影是一门神奇的艺术,它能融合各种技术和知识,让我们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只能想象,甚至连想象都想象不到的场景。 有的时...
    乞丐科技阅读 1,70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