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这个时候我正在烟台马文军老师的办公室里做毕业论文的最后一次修改,今天我在东营的一家石化公司里上班。
很小就记住了有一个形容时间的词汇,叫“白驹过隙”,每每写作文总要用上它。那时候不明白过年时大人口中“又是一年”的感叹,现在深有体会,转眼间离校一年了。
毕业一年了。刚毕业时在烟台一家公司实习,每月只有1350元,那时倒也没觉得怎么着,顶多是少买几件衣服。宿舍就在公司三楼,八点半打卡上班,我都是八点十分睁眼,最晚八点二十五就能坐在工位上了。每到双休,总是有些无聊,我甚至一度厌恶双休,觉得实在浪费时间。就这样顺利转正,比比身边的同学,我过得很舒服。记得刚毕业我两个室友就一人办了一张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因为他们付不起三千块的房租。我们四个的讨论组里,他们三个发的都是加班,只有我经常晒休闲。冬天到来,他们没舍得交取暖费,因为对于靠信用卡的他们,挨着显然更合适。有时候也在庆幸自己,早早的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公司。就这样混日子到了过年。都说年节是思想的大波动期,一点不差。过年在亲戚的不停询问下,我开始质疑自己的工作,一个月只有三千块,太少了,不交住房公积金,公司不规范。迟早要从烟台回老家,干嘛要在那儿混日子。就这样,年后我毅然决然的把工作辞了,来到了传说中五六千工资的石化企业。
现实总是残酷的,刚到东营就是当头一棒!原来生产型企业是这样的:车间就是露天的,白班、夜班倒班上,工作期间电话是要上交的,过了饭点是不可能有饭吃的(自己不准带饭)等等吧,当时心里想着,既然已经来了,适应适应吧。随着时间的推移,听说离职公司是不给发最后一个月工资的,第一年是不交保险的,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是不过的等等,听到这些,感觉心凉了,自己上了个大学到底为了什么。自己以前是有多矫情。
通过毕业后的这两个工作,觉得自己体会过好的,也经历了坏的。毕业一年了,不尽如人意,但不后悔。第一份工作让我懂得了珍惜,自己刚毕业,啥本事没有,去要求四五千的工资是不现实的;第二份工作让我看到了底层工人的艰难,以后再遇到所谓的困难时,我想我不会畏惧了。
记得一个同学说,学校是一个像母亲子宫一样的地方。离开了这个避风港、毕业一年,你过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