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入学员的内心 - 拆《培训师成长实战手册》

阅读原文

《培训师成长实战手册》P102-103

3.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剥洋葱法是通过五个“为什么”进行提问,找到导致问题发生的真相。在运用剥洋葱法时,如果每次都直接问为什么,很容易让对方觉得被质问,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导致无法获得真相。因此,在“剥洋葱”时,我们需要掌握“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的原则。

(1) 换种方式问“为什么”。

在实际“剥洋葱”的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提问方式和措辞,需要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先处理好心情,让对方愿意回答。

重述原文知识

这个拆页告诉我们,在跟对方进行刨根问底,寻求根本原因的时候,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需要考虑,就是心情。

有时候我们沉浸在福尔摩斯一般的破案快感中。我们感觉到自己一步步走向真相,但是这也是随时会翻船的信号,因为我们对面并不是书中人物,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处理问题,双方的关系是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把关系处理好了,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进行沟通,而如果把关系处理的不好,很有可能对方会产生心理抗拒。这个拆页告诉我们就是一个这样的原则。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当我们在进行问题的探究时,我们往往会用到理性,而忽略到感情。心情恰恰要运用到感性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一些方法来引导自己。

一共是四个方面,关心、好奇、认同、理解。

这些方式都是在调整我们的位置,当我们关心他人,认同他人,理解他人的时候,我们跟他是站在一个水平面上,而当我们提出好奇的时候,甚至我们是仰视对方,这个视角其实非常的重要。

我们在跟他人沟通时,首先就需要把这个视角调整好,采用平视或者仰视的一个方式,会让对方感觉到我们的善意。

虽然我们是在帮助解决问题,但也切忌不要用俯视的视角。这是这四个方法能带给我们的转变。

这个方法的适用主要还是在于双方没有建立起太足够的信任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两个人是非常信任的,那么我觉得其实可以省略掉这些步骤,让我们投入到真正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

反思过往经历

我自己就是一个特别特别轴的理工男,经常会掉入这种陷阱,明明在帮对方解决问题,对方会反而会感觉不到。

记得前段时间,亲戚在群里面发牢骚:家里旁边的邻居,侵占了他们家门口的空间,想跟他们去吵,但又吵不过怎么办?

我就直接说:为什么吵不过?吵不过为什么不找居委会?为什么没有报警?你为什么要怕他?然后亲戚就不说话了。

现在看起来就是完全没有把关系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也许我说的这些对策是能帮助到他来解决问题的,但是其实我是以一种压迫式的方式在进行交流。

对他来说,其实肯定不会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所以他就拒绝了跟我沟通。

对我来说,首先要表示理解和关心表示我可以体会到你的这种心情和感受,还有表达下好奇为什么隔壁邻居会这么霸道呢。然后再进一步的引出话题,探究解决的方案,这样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规划未来行动

刚才的故事方向稍微有点偏,是一个日常沟通的场景,让我们拉回到生活中的场景中。
我在进行现场讲解的时候,也是常会碰到一些非常纠结的同学,很多的疑问,会不断的询问。我如果就事论事的进行答复的话,也很难让他满意。

这个时候就要采用剥洋葱的方法来探究背后的原因,并且我还要去提前处理好心情。
我觉得这个处理心情的方式我是能够主动去实施的,我在下下周会有一场管理主题的拆书,我可以做起来。

主动让大家先列出自己在日常跟领导跟下属沟通中一些不愉快的经历,使用倒关心、好奇、认同、理解的方式,建立信任关系,再帮他去进行深入找到问题的原因,最后再结合我们的书籍给出解决的方式。

这个是一个对方会更加能接受的一个表达路径,希望通过这样的表达之后,能够让对方获得更大的收获。

对于我来说,这也是现场应对能力,现场控场能力的非常重的锻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上述部分完成之后,有专人带我们去看演习集合的地点,并多次强调这非常重要,千万不能忘,搞得我心理十分紧张。 熟悉了...
    Ningzi阅读 1,189评论 0 1
  • 你看到的世界 不是真实的 更何况 是别人给你看到的 我有一万张面孔 你看到的 是我想给你看的那张
    Claudia90阅读 1,462评论 0 1
  • 这是今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李辛老师出版的第二本书。 虽说是中医启蒙,语言却平实易懂,其实更是在说一种生活方式。 所有...
    腰果果儿阅读 3,233评论 0 2
  • 序:好久没写东西了,发现是不是变懒了,给自己找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最近我很忙,然后解释我在忙什么,而我也搞...
    就是吴祥阅读 1,820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