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意识到,所有的论证都是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完成的。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了论证过程的不完备性:
1. 任何文本或演说都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 受众的注意力有限,如果列出所有相关信息,会使得受众失去兴趣,注意力分散;
3. 任何人的知识和认知都是不完备的;
4. 输出者的价值观,内在假设完全有可能与受众不一致,从而导致他们会有偏好性地呈现证据;
5. 想故意欺骗受众,故意隐瞒不利的信息。
几乎所有的论证过程所提供的信息都是不完备的,那我们该如何处理呢?分两步走:1. 尽力搜集和挖掘出那些缺失的重要信息,越多越好;2. 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通过权衡比较,做出相对更为优胜的条件性判断,即相对而言,在......缺失的情况下,论证A比论证B更为可靠。
重要的缺失信息可以出现在论证过程中的每一个要素当中:论据,关键词,隐含假设,事实来源,论证的方式,搜集证据的方法,数据的呈现方法,替代性解释,备选结论。那么,如何挖掘出那些重要的缺失信息呢?我脑海里蹦出来了鲁迅的形象:碰到什么问题,都愿意停下来,歪着脑袋想一想,他到底有没有骗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可能性。方法就是,针对以上各个环节,在自己的脑海里提一系列问题,寻找其它的可能性。以下列出一些可供参考的问题:
1. 有没有反对的论据;
2. 定义不同会有怎样的影响;
3. 不同的隐含假设是否会导向不同的结论;
4. 关于事实的断言来源是否可靠;
5. 论证手段本身是否有漏洞;
6. 搜集证据的方法是否可靠;
7. 是否存在应该展示却没有展示的关键数据,比如负面效果的数据;
8. 是否存在备选解释;
9. 是否存在其它可能的结论;
10. 如果有预测,其失败率是多少?
如果能够在脑海中依次将论证过程的每一个要素都多问几个问题,并通过搜集或提问讲述者,如此一来,即便最终没能获得全部信息,那也是在尽自己最大努力的情况下做出的最合理的判断。即便判断失误,那也不是自己的主观因素所能决定得了的,也就可以无憾了。最起码,尽个人最大努力做到独立自主地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