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知道该怎么做,但永远在思考和掂量,永远不去行动,
直到一个偶然的场景或事件迫使他出手——如果哈姆雷特不遭遇那种状态,可能一辈子都徘徊在“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
~~哈姆雷特综合征
Part.1
中国现代史上有个著名人物杜月笙,他是一个争议非常多的人,褒贬不一。
杜月笙从小失去了父母,是上海远郊一个小镇上的小混混,生活很贫困,并且因此顺理成章地不学好,染上了各种恶习,其中一个就是赌博。他经常欠了赌债被别人暴打一顿,然后赌性不改又回到赌场。
有一天,杜月笙想赌一把大的,结果输个精光。怎么个“精光”法?赢的人为了彻底教训和羞辱他,把他的衣服全部扒光,一丝不挂地给赶了出去。
大家可以想象那个尴尬的场景,杜月笙虽然是一个混混,但还是有羞耻之心的,他只好双手抱胸,缩成一团,蹲在地上慢慢地挪出去。
这么挪出了赌场,在街上又引来了很多围观者,当时杜月笙羞愧得恨不得有条地缝就钻进去。但是,就当他这么艰难地往前挪,看见这么多人看他笑话的时候,他那种羞愧恐惧的心情一下子消失了——大不了就是满大街的人看自己嘛,现在不已经是满大街的人在看了嘛。
杜月笙“噌”一下站了起来,在街上一丝不挂地昂首阔步,把周围所有人都看蒙了。而当大家都蒙的那一刻,杜月笙又更觉得自己的这个决策是对的。
有人说这是杜月笙的第二次出生,他从此消除了恐惧:当你不断退缩的时候,恐惧就会越来越严重,而突然面对恐惧的时候,恐惧却好像突然消失了,到了一种“大无畏”的状态。
有了这种“大无畏”的杜月笙,觉得自己从那一刻成熟了,于是离开了家乡小镇,来到上海滩,带着这种极端的无畏或者说无耻,开始了闯荡。后来的故事我们大家都知道了。
有的人评价说是屌丝逆袭...
其实,更确切地说,杜月笙原本是处于内心的认知障碍和紊乱,既想摆脱又没有勇气和能力去摆脱的状态;遇到一个日常的“事件”,借由这个“机遇”,打破了自己在认知上停滞和固化,完成了阶层跨越。
深刻演绎了什么是“境由心生”:你遇到的所有障碍都源自于内心的认知障碍。
Part.2
英国文学史上地位非常高的一部作品——《米德尔马契》(Middlemarch)里面也有类似的历程。
《米德尔马契》以中下层的社会画面为主,很多人物都为生计所迫,常常被一些生活琐事所累,让作品看起来更加真实,充满现实感。把人性的善恶体现得淋漓尽致,真正有罪的人无法证明其有罪,无罪的人却要想尽办法为自己开脱,让人唏嘘。
《米德尔马契》的作者乔治·艾略特虚构了一个叫“米德尔马契”的小镇。
不过我觉得译成“中途镇”更贴切。
在这个小镇上生活着一群人,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壮怀激烈,有很多雄心壮志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慢慢就都滞留在这个地方,开始过起了蝇营狗苟的平庸生活而不能自拔——他们永远滞留在了中途,这似乎就是“中途镇”人们的命运。
利德盖特和罗莎蒙德的爱情更加理想化,他们爱的对方都是由自己所追求的梦想构成的,构造了爱情的蓝图却只看到了月亮而忘记生活的泥泞,当梦想被现实的琐碎取代以后,两人无力面对现实险些崩溃。
如书中所说“爱情的纽带有时变成互相埋怨的情绪,罗莎蒙德对婚姻的不满,在于婚姻本身所造成的状态,在于它需要克制和自我容忍,而不在于她丈夫的为人”。
这或许就像大多数人却的人生剧本结局一样,或许有些仓促,廖廖数句交代整个人生脚本主要人物的关系和结局,仿佛先前时间充裕,突然被追赶着要交稿,所以匆忙完成任务;
又或是,虽经历了千辛万苦的爱情或心路历程,结局却也是平淡无常的,你还想奢望什么结局呢?
《米德尔马契》就是要告诉我们:
总有一天,你会或主动或被动的去认同现实生活中的乏味,会与这个世界和解。无非是有的人和解得早一点,有些人和解得晚一点,有的人可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会意识到这个世界由不得自己。
文学最好的样子,就是它没有说教,它让每个人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看清事实,找到答案。
Part.3
正如王阳明说的:知而不行,是为不知。
当我们专注于认知的时候,关心的是知不知和懂不懂,很容易忘记暗中对认知实施破坏性的这两种力量,以至于最终陷入到“哈姆雷特综合征”的状态。
我们可以把“中途镇”的这些人称为middle class——中产阶级,但其实middle class的本来意思是中间阶级。
中产阶级与其说是一种对社会经济阶层的描述,不如说是对一种心智状态的描述。这些人的特点是:知道有一个远方,甚至还采取了行动,向目的地出发,但走着走着就走不动停下来了。
世界上这样的人还真不少,大家一起流落在这个地方,过起了平庸又不乏一点儿小幸福的生活。
乔治·艾略特描写的其实是人生存的一种状态:我们每个人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中途镇”的居民,不管你知道的有多少,不管你年轻的时候是否血气方刚,你最后都可能流落在“中途镇”。
世界上只有少数人在经过中途镇的时候不会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往前走。
那么,什么能够让人不滞留在这种状态?如何避免认知障碍和固化呢?一般来讲,我们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的时候,想到的还是如何深化自己的认知,觉得之所以走不远是因为知道得太少。
近代不少文学家和哲学家也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他们给出的答案反而不是深化自己的认知,而是寻找一种机缘或者场景:有哲学家把这个场景称为“抛入”,或者“被抛”,也就是哈姆雷特状态——你可以站在那个地方一直想下去,但真正让你行动起来的是一种把你抛到一个场景中的无形力量。
我们平常人只是知道、懂得、掌握了特别多的道理,但“知而不行,是为不知”,最后滞留在“中途镇”,是绝大多数人共有的一种命运。
当你像哈姆雷特一样不断思考“to be or not to be”的时候,它就永远是个问题;当你不断被别人追杀,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丝不挂,你的选择已经没有或者你只有一个选择的时候,那就是to be——直接面对所有的恐惧和欲望,刹那间崩溃,躲回到物理现实。
大家可能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中途镇滞留了下来。
我们作为凡人,只看到了月亮而忘记生活的泥泞, 虽然怀着“伊甸园就在前方”的乐观闯进森林,但这里不仅没有路牌,连可供行走的路都没有。
眼下的状况是,人们正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开拓道路。也有许多人半路放弃,“不行了”,不过,我们还在开拓,也确实慢慢看到一些和以往不同的风景。
话虽如此,今后还必须继续开拓道路、勇往直前。直至遇到那个机缘或者场景,以力破局,蜕变自己。
因为,还远远没有抵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