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解剖学5-3.脊柱生理弯曲的整体观

《功能解剖学》读书笔记之【3.脊柱生理弯曲的整体观】

图1-5~图1-6

从前后位观察,脊柱总体上呈一条直线(图1-5)。某些人会出现轻微的侧弯,但尚属正常范围内。

在直立体位下,双肩连线(s)和双骶窝连线(p)是两条平行的水平线。双骶窝连线是Michaelis菱形的短对角线(红色虚线标记)

另一方面,在侧面观上(图1-6,矢状图),脊柱共有4个生理弯曲。

※骶曲(1),也称骶椎后凸。由骶椎完全融合而成。

※腰曲(2),也称腰椎前凸。当弯曲角度过大时,称为腰椎过度前凸。

※胸曲(3),也称胸椎后凸。

※颈曲(4),也称颈椎前凸。颈曲角度与胸曲角度成比例。

在平衡较好的直立位下,枕部、背部和臀部的后面与一个垂直面相切。每个生理弯曲的深度可以通过测量自上述垂直面向弯曲最高点所做的垂线来表示。这些垂线的作用会在后文中进一步阐述。

上述生理弯曲弧度相互抵消。因此,牙齿咀嚼平面(b,通过咬住一张硬卡片表示的平面)应该是水平的;眼睛自然平视平面(h)也应该是水平的。

矢状面上的这些生理弯曲可以同时伴有冠状面上的弯曲,也就是常说的“驼背”,医学上称之为“脊柱侧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