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为了摄影,走到远方,甚至去流浪?难道只是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浪漫?
一般而言,摄影有三种主要的流派,象征与传承摄影史,即摄影发展以来的两次转折。
第一种,最常见的就是以街拍为行动,纪实为主要要求的摄影题材。从爸妈拍孩子,到亚当斯拍摄大美国;从纪录生活,到走进战场带回人性的真相。
第二种是静物摄影,多是摄影师对生活(环境)各种事物的摆拍。摄影师透过画面,试图重新撷取,或说明,或转化成另一种言说的形式,并带出一个不同的内容。如川内伦子拍摄西瓜、蛋壳、米粒等,透过把物体的重新摆弄,述说对物的认识与想法。
第三种是神秘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的作品。摄影师追求的是对世界在语境上最大程度的操控与探索,以表达抽象而无实质的内在思想与情感。
简言之,从纪实、静物到超现实,是对摄影写实到抽象的尝试与表达层次。这个分层之间有一条串连其中,延伸的线,就是摄影者,就是「人」。
写实纪录人的生活,纪录人身处的环境,纪录人的成长历程,将人所处的世界,以及生老病死的历程,血淋淋的保留下来,再血淋淋的传达出去。
但对于难以表述的内在精神,摄影作为艺术而非仅仅只是一种工具。
与其他艺术相同的走上探索之路,这条路趋于神秘,因为情感、冲动、人性、意识与无意识等难以用文字表述,或者光用其他艺术表达尚不完满之处,摄影通过其特性,和其他艺术与人类活动共同作战。
有些人误解了旅行对摄影的意义,以为到了不同的地方,到了异乡就能拍出好作品。
所以每年有成千上万人在巴黎铁塔前面拍照,但他们拍出来的东西比不上专业摄影师拍的明信片,那些照片的意义仅限于告诉别人,「嘿!我也来到这里。」
所谓摄影需要旅行,指的是「人生的旅行」。
历史上重要的摄影师,每个人都有精彩的故事,都有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他们不见得到过许多国家,但他们勇于去体验人生的各种精彩。
摄影师柯锡杰在《心的视界》里头写道:
常有年轻朋友说:「我住的环境太丑,拍不出好照片!」但我的看法,只要一拿起相机,开始走路,什么都可以拍。
房子、石头、大自然、人、有生命的、没有生命的……
所有的对象,就像语言,同样说中文,有人能把字拼出一首诗,写成一本传世小说,有人却连简单的手机简讯都写不好。
柯锡杰还提到一个例子,他有几次跟其他人一起出去拍照,明明大家都在同个地方拍照,回来大伙儿一看作品,却发现柯锡杰的作品中出现的是其他人没发现的视野。
旅行不用去远方,人生旅途不因为走得远而显得丰富,而是在细节中累积出对生命的看法,以及审美的厚度。
「拍到」巴黎铁塔不是难事,但能拍出巴黎铁塔前所未有的视角,便成就了一项艺术创作。
这和拍美人的情况有点像,一位漂亮的人,把这个人拍漂亮并不困难,但能拍出这个人的「故事性」却很难。
有时当我们看待自己生活的人事物,我们习以为常,以至于忽略他们独特的美,忽略了他们藏在细节中的玫瑰种子。好比为什么
真心想摄影,去「旅行」吧!真正想旅行,去「摄影」吧!
第一站不用飞15个小时,不用准备一门外语,也不用准备财务证明办VISA;无需买昂贵的单反相机,或是为背负器材的重量计较运费。
好好重新审视一趟自己的生活圈,那里有太多值得挖掘的风光,值得我们用解析度超高的心灵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