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授权
文集目录《谷离子 —— 品读姜维传》
前情提要
各位历史迷,大家好。
上一期我们说到了马超和曹操的潼关之战,又引出了姜维的父亲姜冏。
姜维的父亲姜冏战死之迷(上)—— 品读《三国志·姜维传》第三期
在本期内容中,我将为您解读姜冏阵亡的推测,以及马超凉州反攻战的细节。
以父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于战场,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
曹操也是心里急啊,领着大军在江边玩耍了两个月,江水非但没有平稳,还变得湍急起来。他坐上小船,找了几个熟练水性的随从,划到江心,想看看孙权的营寨。只见孙权的兵士们,旗帜鲜明,错落有致,有条不紊,看不出什么漏洞。
此时,曹操说了一句大家十分熟悉的话,来夸赞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啊,再瞧瞧那刘景升的儿子们,真是如同猪狗。”
孙权也知道,大军在外打仗需要一鼓作气,否则再而衰,三而竭。曹操已经一波推平了自己的江西大营,却迟迟无法渡江,想必士气已经开始衰竭,索性做了个顺水人情,写信给曹操说:“春天的江水会涨,曹公还是早早回家歇息为好。”
曹操看到信,眉头一皱,正在揣测孙权的意思,不料那信里还藏着另外一张纸条,“你不死,我睡不好。”
曹操一看,知道孙权这边气势很盛,怕是会有第二次赤壁之败,于是对着众将说:“孙权不会骗我的!”
就这样,曹操的精锐才能从江边撤出,腾出手来将矛头重新对准了西边。夏侯渊等了两个月,才收到曹操许可救援的军令,连忙领着五千骑兵火速增援。
这几个月里马超除了攻城,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联合驻军在兴国的氐族部落。虽然没看到援军半个影子,但是马超仍旧不能不防着这一招。
果然,等夏侯渊领兵到了冀城之外二百里的地方,氐王杨千万出兵了,将木头滚石什么的,摆在路口,挡住了夏侯渊的去路。
而此时的冀城,韦康渐渐不支,城中的物资也越来越少,兵士也是死一个少一个,预备队也上了墙,马匹、武器什么的也都跟不上了。
韦康撑不住,怕城破后百姓遭殃,只好主动向马超请降,求得一些“饶恕”。马超灵机一动,也学了张温那一套,假装同意,说开门就好,不拿人民一针一线。然而,等韦康一开门,代表张鲁前来助战马超的杨昂就抓了韦康,在马超的默许之下,杀了韦康。
整个冀城防御战里,史料都没有提及姜冏。但是,各位读者想想,姜冏作为郡中官员,怎么可能置身事外呢?不过,功曹这个职位或许是没有军权的,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守城战,但也一定曾在韦康身边出谋划策。而韦康一死,马超也没必要将所有朝廷命官都杀光,否则将引起更大的公愤。
此时,夏侯渊还在思考如何突破杨千万防守的时候,马超已经拍马杀到。夏侯渊见冀城陷落,大势已去,便引军回了关中。
那么,整个战事就这样结束了吗?当然没有。
前面我们说到了杨阜这个人,深谋远虑,忠于汉朝,是韦康的心腹。马超占领冀城之后,杨阜的妻子去世了。杨阜灰心丧气,前途未卜,有了归隐的念头。他向马超请假,说自己的妻子去世了,心情沮丧,无心任职。马超了解这种亲人离世的痛苦,便答应了杨阜。
杨阜的外兄姜叙,此时屯兵在冀城不远的历城。杨阜路过历城,前去拜访姜叙。等他见到姜叙的母亲,没想到竟对他一阵劈头痛骂,说他毫无忠义之心,韦康遇难,他要负责!
杨阜被这番痛骂点醒了,和姜叙一起,找到赵昂、尹奉、李俊等人合谋推翻马超,再潜入冀城,找到梁宽、赵衢等人作为内应(此处省略了赵昂、赵月和王异的故事,大家可以自行补充)。
接着,在马超占领冀城一个月之后,杨阜和姜叙分别从卤城和祁山城起兵了。我们可以推测,姜冏或许追随了同族的姜叙,一同起兵反抗马超。马超听说之后,大怒,又是吐了几滩血。
此时,早已谋划好计策的赵衢与梁宽等人,建议马超出城迎战。马超果然中计,领兵出城。梁宽等人把大门一闭,绑了马超的妻儿到城头。等马超回城之时,大门紧闭不开,却见城头上落下几颗人头。凑近一看,马超大吐血,那都是他的妻儿啊,差点从马背上跌下。
马岱和庞德护送着马超,进退两难,便帅军袭击历城,冲进姜叙的家里,诛杀姜叙的母亲。随后,杨阜和姜叙回救历城,在城外和马超杀得昏天暗地。
根据《三国演义》里的描述,杨阜带领着族中兄弟七人与马超大战,却被马超全部斩落马下,而杨阜自己也身中数枪。马超这般厉害,姜叙更不是他的对手,便率军撤回冀城。
如果从文学人物塑造的角度来说,此时我或许会让氐王杨千万登场,半路杀出拦住姜叙的去路。这时,姜叙的身边已经无人可用,姜冏便挺身而出,护卫姜叙,战死阵中。这样可以轰轰烈烈地送姜冏最后一程。然而,事实我们或许已经无法详知,但是我们可以将一种精神传递到历史人物中,塑造出一个印象深刻的角色。
总而言之,这场冀城反攻战成就了杨阜,曹操事后赐予杨阜关内侯和大量的封赏。马超则拖着病体和残兵,往南投奔张鲁而去。
那么,整个战事就结束了吗?当然,还是没有。
马超到了张鲁帐下,好吃好喝地供着。张鲁甚至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马超,以换取氐羌部落的庇护。不过,张鲁的谋士告诉他,“马超这人连自己亲人的生死都不顾,敢于起大军谋反,他怎么可能去真的爱一个人呢?”
张鲁也觉得有理,但是马超是他自己接纳的,这接纳起来容易,赶出去可就不那么简单了。于是,马超作为上宾,在汉中修养了一年多,身体情况已经恢复了很多,但是说到领兵打仗,估计也要大打折扣了。
不过,在他心中,复仇之火岂能轻易熄灭。到了公元214年,他让马岱和庞德到西边去收编旧部,继续联合氐羌部落,而自己找张鲁讨了一万士兵,准备再次反攻凉州。
张鲁本身是打算让马超作为军事顾问来锻炼军队,并用他的威望来震慑周边,不料他竟然主动要求领兵出去打仗。张鲁的谋士建议,就这么从了马超吧。现在马超是要造反朝廷,这次不从了他,下次说不定就是造反张鲁了。张鲁一听,赶紧回复马超,送这个瘟神上路。
马超整顿兵马,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北上反攻凉州。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姜叙听闻马超来攻,连忙向夏侯渊告急。各位读者看到这里,会不会觉得有种熟悉的感觉,会不会眉头一紧认为夏侯渊又磨洋工了?这次夏侯渊真是学聪明了,一边写了报告给曹操,一边让张郃领五千骑兵去救援姜叙。
到此为止,《资治通鉴》上就没有再详细的记载了。各位读者可以发挥一下想象力,这场战斗该如何收场?
其实陈寿在《三国志·夏侯渊传》中,简单记叙这场战斗的过程。张郃的五千骑兵在前,从陈仓小道(可能是散关)进入关西地区,夏侯渊自己督运粮草在后。张郃领兵到了渭水边,马超带着数千氐羌部落士兵来攻打张郃。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马超不是问张鲁借了兵吗?怎么到这里,马超只有氐羌部落的士兵了?
翻开《三国志·马超传》,我们发现陈寿根本就对这次战斗没有任何描述,直接说成了,马超认为张鲁没啥能力,就写信请降于刘备。连自己的正传里都没有提到这场战斗,说明这场战斗要么就是马超惨败,要么就是连打都没打,不值得记录。果然在《三国志·夏侯渊传》中,陈寿一句带过,“未战,超走,郃进军收超军器械。”
可怜的马超啊,没打,跑了,还丢了一堆战利品给张郃回去找夏侯渊邀功。我们细细想来,马超从张鲁那里借的兵都是些什么货色。难道张鲁会把最精锐的士兵拱手送给马超,寄托马超能横扫凉州,踏平关中,再回来向他加倍偿还?张鲁肯定知道马超此去多半是做个炮灰,于是就把老(jing)弱(rui)病(bu)残(dui)包装一下送给马超。
马超能说什么呢?寄人篱下,还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于是也就拿这些毫无战斗力的弱旅走了。等进入了凉州地界,与庞德、马岱汇合之后,马超收编了几千氐羌死忠,算是充实了一下班底。
等张郃领着精锐骑兵,气势汹汹地站到他们面前,张鲁给的弱旅早就吓得尿裤子逃跑了,还谈什么阵型啊,配合啊,都是扯淡。
要知道古代军队打仗,可没有现代电子通讯设备这么灵活多变,对着话筒说两句就行。那时候都是看旗语,每个编队都有旗手,事先要约定好旗语的含义,然后依次传达下去,靠喊是万万不行的。
然而,这个旗语如同密码一般,是一套体系,不经过长久的训练是没法掌握的。所以,想象一下马超这组编队,等于是蒙着眼睛在打仗,当然一哄而散,士兵们都自行保命算啦。而剩下的那些氐羌部落,怎么能是曹魏精锐骑兵的对手,一看其余编队一哄而散,也就没了斗志,早点解散回家放牧算啦。
马超自知大势已去,也就啥也不打算留下了,带着自己的基友们远走高飞。
接着,夏侯渊轻军闪电战,横扫凉州,大破各种部落,专治各种不服。曹操大为赞赏,不仅封赏夏侯渊,还让他做了关中军团的一把手。
事情就此打住,马超的军旅生涯也从此进入末期。此后的史料里,马超的名字一笔带过,再无抛头露面地机会,仅仅四十七岁便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