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独活
有的言行,一旦形成习惯,就会让你掉进理所当然的陷阱。
01
大学时我的寝室八人间,很拥挤。当别人的桌柜装得满满当当时,唯独室友小梅的桌面总是空荡荡。
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借用小梅的桌面,一开始小梅只是和颜悦色地说:“没关系,想用就用吧。”这只是出于人情的客套话。
室友平平几乎每天都借用小梅的桌面,有时甚至忘了收拾自己的东西,导致小梅很不方便。虽然小梅没有说什么,但久而久之,小梅心里开始感到不满。
有一天平平再借用小梅的桌面,小梅忿忿不平:
“平平,你总是借用我的桌面让我很不爽。”
平平反而理直气壮地说:
“以前没见你不满,现在借用有什么不对?”
结果两个人关系僵化,寝室弥漫着一股火药味儿。
虽然是一件小事,却是很多室友关系的常态。当习惯潜移默化变成理所当然时,你就随时被拉进关系僵化的黑洞里。
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每日相处必然会形成习惯。从小我们接受父母的关爱甚至宠溺,却没有逆向思考过父母的感受。当远离家时,便会拎不清室友与室友、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界限,导致了不必要的纷争。
一个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很多同学、同事关系的破裂,都输在了没有把握好求助与帮忙的分寸。
02
“一个人爱不爱你,看TA回你微信的速度就知道了。”
微信人人有的信息爆炸时代,回复微信的速度渐渐成为情侣评判恋爱关系的好坏标准。回复微信的速度,似乎决定着TA对你的态度。
我的朋友小艾谈起她的前任,分手的原因竟然是没有秒回消息。小艾的前任创业起步,忙得焦头烂额,错过消息是常有的事,但这在小艾眼里却是“不爱了”的表现,她说:
“以前他都会秒回,这是没商量的!现在不能秒回,肯定是不爱我了。”
我想说,把对方紧紧撰在手心,生怕错过一丝一毫的亲密接触,这不是爱,是占有欲式的满足。
但对方是你的伴侣,不是你的奴隶。秒回,不是理所当然。
网上有句话形容爱情:
“最好的爱情不是我和你并排站在一起,而是我们紧握双手,齐看向同一个方向。”
不秒回不全然意味着对方不爱你,因为如果TA把生活的重心都集中在你一个人身上,那TA怎么能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呢?
所以,在爱情里最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是换位思考,留点余地,不是“男朋友必须秒回”“女朋友会体贴关心”的生搬硬套,否则被这样的“肯定是不爱我了”捆绑的结果,只能是say goodbye。
03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
不被“理所当然”牵连的鸳鸯,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做了表率。
春秋时期,晋国“官二代”郤缺的父亲被杀害,而他被废为平民,务农为生。但郤缺不因此怨天尤人,依旧勤恳养家,刻苦修身,对他的妻子十分恩敬。
一日,郤缺在田间劳作,午饭时间妻子将做好的饭菜送到地头,毕恭毕敬地端起饭菜跪在他面前,他见状赶忙弯腰接过,并连连道谢,十分感激。
这一幕恰巧感动了路过的晋国大臣胥臣,不久郤缺就被举荐到了朝廷。
日子虽然贫苦,他们却不忘夫妻间的敬重与恩泽,于是被后人传为一段佳话。这就是“相敬如宾”的来源。
一个细节就能够窥见夫妻之间的相互体谅是多么珍贵。只有你为我着想,我才会为你考虑。
因为亲近,很多东西渐渐模糊了界限,不知不觉就习惯是理所当然,导致频繁的争吵、磨合,或者离婚率的上升。所以现在“相敬如宾”的婚姻生活才显得那么稀有。
即使喜结连理称为一家人,付出也绝不是理所当然,相互体谅,心怀感恩,才是婚姻的保鲜剂。
04
在任何一段关系里,付出和回报得以平衡,这段关系才是最佳状态,也是最难做到的。
想象一下,加班的深夜你给邻桌的同事捎去一杯温咖啡,因为他曾帮你整理文件,他露出的会心一笑;
拖着疲惫下班回家的老公,看见辛苦做饭的老婆,他走过去为老婆打下手,而不是躺在沙发上嚷嚷什么时候开饭;
为你洗衣做饭十几年的爸妈,顶着白发为你带娃时,你给他们捶捶肩,倒杯水,而不是抱怨喂孩子的方式那么不卫生。
……
同事、爱人也好,父母也罢,人与人之间的好感总是依靠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关系得以长存。
经营感情需要伸出援手,设身处地考虑,不是“你应该”,而是“我能够”。
没有一种给予是应该的,所以,别让理所当然绑架了你们的关系。
作者:邵独活,95后的写字小女子,中文系本科生。咬文嚼字间寻风花雪月,跋山涉水中望魑魅魍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