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有一位同事很传奇,领导一定要把最好的班级交给他,同事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孩子放在他的班级,外面的家长争破脑袋也想把孩子挤进他的班级。他就是兵哥,跟他共事一个多月,记录一下我所知道的他。
他的班级,每次考试必定是数学第一,总分第一。
他的一双龙凤胎儿女,儿子靠实力考上了深圳最牛的初中,女儿弱一些,跟着爸爸到了这个学校,每次考试年级第一。
他从来不收不改作业,但他对学生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了然于胸。
他整日最专注花最多时间的,就是坐在电脑前,把图变来变去,题目改来改去,研究给学生做的数学题。
他话不多,说起话来一字一句,别说学生了,我这个同事都觉得威严感十足。
他最大爱好是打篮球,最后一节课,唤上课室里蔫蔫的“后进生”们一起打球,五十岁的他,俨若中学生。
他从不主动找学生到办公室“喝茶”,而是学生主动来请罪:“兵哥,刚才上课我讲话了,我自罚下午扫地吧。”
作为科任,上课学生吵闹了,只要我一句:“聊天可以找兵哥哦!”一节课都不用再强调纪律。“兵哥”这个名字,就已经是兵符一样,可以号令三军了啊!
他的超人管班能力,除了他的用心之外,更是他个人魅力征服了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即使他打骂学生,学生仍感激于心。
而我更感兴趣的是,他是如何把两个孩子都同时培养得这么优秀呢?
以下分割线,记录一下今天跟他交流的一些言语:
小学三年级,就开始送两孩子上奥数了。那时候,开车一小时送去市内补习机构。大概前三四排吧,都是学生,后面三排,坐得满满的都是家长。为什么呢?跟孩子一起研究奥数。有些家长陪读到五六年级,有些陪到初中。孩子上的先是提高班,后来进了重点班,再后来进了尖子班,孩子自己的自信就有了,那时候就没有再陪读了,他自己就兴趣很大。
孩子小学时候,就要求他们每天放学在操场跑三四圈,亲自监督。女儿比较懒,总想偷懒~
跟儿子一起读奥数的一位同学,如今初二就考到了清华啥奥数比赛二等奖,清华盯上了他,高考可降分两百录取他。儿子看到当初一起读书的同学能做到,他内心也蠢蠢欲动。
以前我没想过,现在看到清华,我有点想法了,孩子也心动了。
现在儿子所在的深中,平时专攻数学和物理,初二的他们已经学到高二知识去了。
幼儿阶段,要认字,英语启蒙做好,多听磨耳朵,女儿就是很喜欢听,可以听一整天,听到睡着,也喜欢看英语动画,现在她英语非常厉害!儿子坐不住,英语的感觉比女儿差一些。
培养孩子靠自己,别靠别人,老师也靠不住。
以前我没认识到,孩子他妈比较重视,坚持着,后来我也加入进来。
现在在市内租房住,因为儿子在市内上学。
以上分割线,全是兵哥原话记录。
天啊!自己工作一天,下班还要送孩子,还要陪读做练习,回来后晚上多晚睡,第二天早起上班,重复一天又一天,兵哥夫妇的用心,让我肃然起敬!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别人的经历也不可复制,即使同样的做法,我想我也未必就能培养出跟他一样优秀的孩子。
但是,努力着的父母,用心并智慧着地陪伴孩子,孩子也终会长成他自己喜欢的模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