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史记》

《史记》-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构成,记载了上起皇帝,下迄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其首创的纪传体为后世历代正史所传承,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从善如流,施惠不倦。——《史记·楚世家》

译: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给人以恩惠,从不间断。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史记·孔子世家》

译:品行才学像高山一样,光明言行似通天大道使人遵循。虽然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心里也知道了努力的方向。

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晏列传》

译: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桃树和李树不主动招引人,但人们都来看它们开出的鲜花,采摘它们结出的果实,不知不觉地在树下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为人品德高尚,忠实正直,无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译: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6.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

译:也是想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通晓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之言。

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译:想要做大事情,就不要考虑那些小的事情。行大礼的人,不会去考虑那些小的礼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