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真的是一个好东西!
《如何用kindle高效学习》,作者直树桑,知识管理达人,网络大V。这本书是他的第一部著作。
我的kindle在手里好几年了,一直都是吃灰和屯书的状态,没有真正用到实处,直到最近,我开始认真读起书来了,kindle终于被我翻了牌子。不得不说,对于电子书的阅读,对于爱看书的懒人来说,kindle真的是神器,只要你用好了它,只要你知道如何才能用好它。
《如何用kindle高效学习》就是一本教人如何用kindle电子书阅读器高效阅读的一本工具书,书中介绍了用kindle而不是纸质书或者其他阅读方式阅读的原因,介绍了kindle阅读器的购买选择、设置和使用方法。
对我而言,最有用的是第五章,介绍如何寻找适合用kindle阅读的优质电子书和文档资源的方法,第七章,介绍以kindle为媒介,以输入输出为目的的读书方法。
如何找到优质的kindle内容?
在找资源之前,首先要提醒自己,要找的资源都是自己需要的,是用来看和学习的,不是用来屯的,不是用来填满kindle的。之前的我就是这样,“把kindle当成图书馆,自己成了图书管理员,而不是那个看书的人”,之所以会这样的原因,是“并没有学会读书的方法,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满足感而去找书,本质上也是一种收藏癖”,“并不是真的想看书,而是想填满kindle,填满自己的硬盘,对外打肿脸充胖子”,实际上“这是一种对自己认知不清的表现”“把自己的库存当成了知识”,这一点在《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中也提到了。
所以,要记得找书是为了阅读。认清了这一点,再来找资源。
优质的阅读源第一种是亚马逊网站中的正版电子书,包括付费购买、充亚马逊的会员借书和购买免费的电子书,付费的书一般都比纸质的书要便宜不少,免费的电子书也有很多优质的书或者你想看的书,在网站中搜索就行了;
第二种是古登堡计划,指的是公版免费书,主要是已经过了版权期的美国著作,据作者说都是优质内容,我百度了一下,确实有个古登堡计划的英文网站,上面可以下载kindle可用的免费书,不过目前我还用不上;
第三种是个人制作的优质内容,可以通过邮箱传书、convert转换等方法将你想看的内容发到kindle上,还可以用Calibre制作,管理kindle可用的电子书格式,如果你有时间精力,对细节要求比较高的话,可以用这个软件来自己制作电子书,作者将其称之为“电子书管理神器”;
第四种RSS信息聚合神器,“通过RSS我们可以把很多网络上的优质内容有选择性地聚合起来集中阅读”,“对一些时效性很强的信息拥有最快速的把控能力,而不需要通过一个一个App、网页去登入查阅”。本书作者介绍了一种方法,通过注册inoreader网站找到并订阅经常更新,内容优质,观点独特的内容,然后通过同步工具Reabble同步到kindle上,具体操作为在kindle上打自带浏览器,打开reabble.cn,登录inoreader账号,然后就可以开始阅读,不过我用我的入门版的kindle试了一下,总是崩溃,打不开,后面发现在电脑上可以看,可以推送到kindle上。
第五种是碎片化信息,如在某个公众号上浏览到了一篇优质的文章,想继续深入的阅读,可以通过收趣App收集,然后再推送到kindle上。
以上这些都是找到优质资源的方法,但前面说了如何用它们来为自己的阅读目标服务才是关键,本书中作者也介绍了方法,对于书,需要列读书计划,这个计划“应当立足于你的自身需求”,“参考豆瓣的豆列、书评,争取一次性把今年的读书计划一股脑列出来”,你需要“静下心来,遵循内心,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情况去列年度阅读计划,并严格执行”。
知道优质内容如何找,那如何才能用kindle进行高效阅读呢,对我来说这是重点。作者把这一过程分为了四个步骤,选书,输入,加工和输出。
选书,首先要明确目的,“选书的门道很多,也很个人化,再牛的人给你推荐,如果不是基于你个人的需求,都意义不大”,别人的推荐是为个人的需求服务,而不是个人去迎合别人的推荐,“只有确定了目的,你的阅读,你的信息检索,你的虚心求教才会有意义,不然都只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功利心在这一场合不一定是贬义词。明确目的后在豆瓣或Goodreads网站上通过关键词搜索,寻找高评分的图书,豆瓣中中文书较多,Goodreads中西化的、繁体或英文原版的书较多,其后列出书单,然后对书单进行二次筛选,通过对比作者知名度,在朋友圈或微博等圈子内进行提问,查看书籍的购买渠道,了解是否有kindle可阅读的格式等对所列的书单进行优化,最终形成可作为计划的书单,最后购买阅读。
输入,作者提了“一个思维、三个技巧、两个意识”,一个思维,指每次阅读都带着问题去阅读,读书时要目的明确;三个技巧即对所阅读的书的重点内容、对阅读目的有帮助的内容、阅读者与作者能产生共鸣的内容要进行标注和作笔记;两个意识指,一个是笔记意识,对你所标注的内容一定要作笔记,记录包括当时标注这句话、这个段落时的想法、评论、说明等,在对笔记进行整理时可以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二是标注意识,对重点的内容要多标记,方便以后再次阅读时节省时间,快速抓到书中的重点。
加工,对于kindle阅读,主要是针对标注笔记内容的整理、整合、优化和修改,为了方便将kindle上的笔记信息导入电脑,作者介绍了不同平台的几个软件,我只用windows系统,所以对应的windows电脑工具为kindlemate,然后作者推荐了印象笔记软件进行内容修改和优化,我用的是幕布软件,目前为止我觉得一个特别好用的笔记软件,优点是操作简单,逻辑性强,缺点是要对记录内容反定位到书中的原始位置比较麻烦,需要每次自己手动记录。
最后是输出,是对所阅读学习的内容进行吸收内化的一个过程,“输出的过程是你进行思考的过程,也是最提升一个人理解能力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因为没有办法进行很好的输出而去恶补更多知识、看更多书,这就是通过输出来倒逼输入的学习方式。”但是通过输出倒逼输入,说起来容易,得要切实去做才行,一点一点积累,但是只要去做了,就会有所收获。输出的方式包括文章输出,框架输出,卡片输出。“文章输出是最能检验我们收获知识程度的一个方式”,学习之后写下感想确实是需要深入思考才能做到的事,“文章输出是一种系统化的输出,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一次自我提升和成长的过程”,阅读之后写文章,可以是总结性的书评,也可以是开放性的输出,写自己想写的,想到的内容。框架输出是利用思想导图工具“通过归类的形式将书的内容进行符合自己需求的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将书的内容按自己的理解打碎重组,重点是对内容的设计和重组,而本书着重介绍用思维导图工具进行内容转化的方法比较多,而对阅读内容如何进行再设计的方法介绍较少。卡片输出,作者介绍了一个anki记忆软件,看网上对这个工具说得很神奇,但我还没有深入了解过。
总体来说,本书以介绍kindle作为阅读工具的使用方法为主,辅助以少量阅读方法论。
通过阅读本书,我的收获有3点:
1. 坚定了用kindle进行沉浸式阅读的信心;
2. 加深了kindle使用技巧的学习,方便以后的阅读;
3. 学习到了一些寻找kindle阅读资源的方法。
对于想了解kindle,准备用kindle来进行阅读的人,本书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