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开学了,第二阶段的FT公益心理咨询也要开工了。好久没见,挺想念大家的。本来只打算七月份返乡避暑,八月份回来接着咨询的,没想在发朋友圈的时候,潜意识作祟写成了九月份。鬼使神差,看来我是需要整个暑假好好放松下。还是学生时代舒服,寒暑假是雷打不动的。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人活着为了什么”这个伤脑筋的问题。
首先交代下这个问题的背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心理咨询师总会吸引什么样的来访者。(给自己戴个高帽)因为有十二年的抑郁经历,所以我总觉得自己容易吸引抑郁人群,仔细想想却不尽其然,因为往往处在抑郁症状态下的人不会轻易求助别人,绝大多数求助者只是正在遭受负面情绪折磨罢了,让我感到震惊的是“觉得自己不够优秀”的来访者占了大多数。问题抽丝剥茧最后往往变成了两个问题:其一是目前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其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前者关乎社会学,后者关乎哲学。心理学的作用只是帮助求助者理清负面情绪,更好地认清以上两个问题而已。人只有在问题一的状态下才会去思考问题二,也就是这个亘古不变的哲学老大难问题。
既然问题一是条件,那我们就不能跳过这道社会学问题。也许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问题一我会说它关乎的是社会学而不是心理学。答案是因为我太懒了!遇到一两个觉得自己“不优秀不配活”的来访者,我可以很耐心地去聆听他们不幸的人生经历,然后用他们习惯的语言帮他们分析为什么要去刻意地追求优秀,而不愿意接纳平庸的潜意识层面的深层原因。但是这样的来访者源源不断地向我涌来的时候,我就懒得逐一去帮忙分析了,免费和付费的区别就在于此(奸笑)!当问题变得普遍的时候,鲁迅先生也只能弃医从文啊!
二姐在学习上一直比我优秀,而且父亲从来只夸她,这对我造成的精神伤害是巨大的。小学,初中,高中,我们一直上一样的学校,所以成绩上的差异并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大学对我来说成了一道坎,我没有跨过去。只能上一般本科的现实对我来说好像就是命运的一个悲剧,所以立志考研,但是没想到经济,自尊的压力,以及对未来的绝望最终让我一蹶不振。当时我否定了自己的一切,觉得一切都不是我想要的。痛苦的炼狱中,我尝试过自杀,虽然自杀不能解决问题,但是至少能终止自身的痛苦。
“不是我想要的”背后是“现在的我不够好!”,“不够好”这样的观念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这个极具摧毁力的自我评价会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期望,那就是有人希望我变得更好,这个主语是谁?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大部分中国父母都认同“骄傲使人落后”,所以在教育小孩的时候,都非常吝啬赞美之词,反过来经常找更优秀的例子来反向鼓励自己的小孩,这些反向例子可能是其他兄弟姐妹,可能是邻居老王的小孩,可能是班里或者年级的佼佼者,甚至是名族英雄等等。这种教育方式,在中国习以为常,可是小孩吸收到的却是,我之所以没有得到父母的赞扬是因为我现在还不能像“那些人”那么优秀,等我也那么优秀的时候,父母也肯定会赞美我。在潜意识层面,小孩明白的“道理”是,我只有优秀了,才值得父母爱我,我不够优秀的话,父母就不爱我,甚至可能抛弃我。由于趋利避害,孩子“聪明地”选择了不停地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最后自然演变成了,不优秀的时候,就不配活,更别说去接纳自己的平庸了。
在此做一个衍生:如果认同父母的观点,孩子在人格上会变得顺从,会刻意按照父母的期望讨好他们,讨好就意味着牺牲自己,最终把真实的自己给整没了。当然也有人敢于反抗,和父母顶嘴:有本事找“那些人”做子女去!我很欣赏这一人群,他们在权威面前敢于表达自己的愤怒,即使面对笋子炒肉的风险也在所不惜。这类人在社会上的成就往往比乖乖仔、女要高得多的多。我现在真后悔小时候没有俄狄甫斯王的勇气,和父亲对着干。有机会多夸夸自己的孩子吧,对事不对人,只要不溺爱,孩子不会那么“骄傲”的!
终于讲完了第一问题!
第二个是哲学问题,也是重点!可是我也不会啊!(捂脸)
千百年来,无数哲学家吃饱了饭就翻来覆去地论证这个问题,也没哪位的答案能说服我应该按照他的观点来活着。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是设计给造物主的,而我们作为平庸的人类个体哪有资格去回答那么宏观无边的问题。
人活着有个屁意义!人们所谓的意义无非是做些让自己觉得价值的事情。那么价值又怎么界定呢?在我看来需求才是决定价值的根本。有些人觉得做老师可以育人,消防员可以救火,警察可以惩恶扬善,医生可以拯救生命,律师可以弘扬公平,为官可以掌控天下,巨财可以无所不能,慈善可以名垂千古,心理咨询师可以帮人减轻痛苦。没有得到老师恩惠的人会做老师吗,没有英雄主义情怀的人会干消防员吗,没有遭受别人欺凌的人会立志做警察吗,疾病没有剥夺身边重要亲人的人会从医吗,没有愤懑社会不公的人会做律师吗,没有强大的控制欲望会从官吗,没有痛恨贫困的人会迷恋金钱吗,没有害怕死亡的人会想着千古垂青吗,没有心理问题的人会做心理咨询师吗?如果你正在从事以上的职业,而又没有这样的动机,只能说明你的生活是浑浑噩噩的。(开个玩笑!)
除了能满足你深层次的需求的事之外,能让你平和的事情也值得你一生不放弃!
结尾:我不喜欢留言,所以我的读者也不喜欢留言。(偷笑!)
FT心理工作室秋季公益咨询预约时间段如下:
周一到周五 15:00-17:00 / 21:00-23:00
电话,微信:138 733 92 361
请提前一天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