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与《了凡四训》 改造命运的窍诀

日录1

袁了凡四训铸板流通序3

了凡四训7

第一篇立命之学

第二篇改过之法

第三篇程善之方

第四篇谦德之效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了凡四训》讲记

第一篇立命之学

第二篇改过之法

第三篇程善之方

第四篇谦德之效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讲记

思考题

《了凡四训》思考题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思考题

前言《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居士写给孩子的四篇家训。在过去几百年中,流通世间,浑受修行者喜爱。千千万万的人从这本书中获得利益,有人以她的启发而改变命运,有人把它做好自己修身立德的范本,还有人因它而进入佛门。

    到了上个世纪的初期,由于印光大师极力提倡,这本书更在中国的佛教徒中极为广泛地传播。据后来统计,当年在印光大师的推动下,弘化社流通的《了凡四训》《安士全书》《感应篇汇篇》,数量高达几百万。

    印光大师曾这样教诫:此书文理精做周到,一切人均当熟读。又说:窃以袁了凡四训为改过迁善之嘉言,俞净意一记为至诚格天之懿行。其发挥至理,操持功夫,最为严厉纯笃,精详曲尽。

  这篇家训包括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个内容。首先,了凡讲述自己一生改造命运的经历,告诉人们:命运虽有定数,但定中又有不定,只要掌握立命的原理与方法,人人都可以改造自己的命运。

    改造命运之时,如果过失不改正,就会成为行善积德的障碍,所以,改过是修身立命的前提。当务之急,需要以改过忏悔,净化自己的心灵。

    如果不能辩明善的种种差别,则容易与世间一般善的概念混淆,不能去伪存真,去半取满等。由此善也不能圆满完成。因此,需要明确积善的方法,这是立命的正轨。

  最后以谦德之效结尾,具有谦虚的品德,不傲慢,不自满,则受教有地,取善无穷,能使功德保持不退,并且不断增加。或者解释为:以立命之学遣除无因生,邪因生等的邪见。远离宿命论等,这是树立因果正见。其后改过积善。依于正见如理地取舍。实行改过之法,已断恶令不生,未断恶令断,遵循积善之方,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由此,以该过闭恶趣门,远离地狱,饿鬼,旁生,以积善开善趣门。现前增上生。最后以谦德对治我傲慢,可望有所成就。

    所以,这四训可谓是改造命运的要诀,成为圣贤的阶梯,震醒迷梦的警钟。学好之后深思力行,一定能够树立起贤善的人格,顺利进入人天善道,为修持三乘菩萨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改变命运的秘诀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
    仁木阅读 8,020评论 1 35
  • 了 凡 四 训 目录 第一篇、立命之学​4 第二篇、改过之法​15 第三篇、积善之方​21 第四篇、谦德之效​40...
    安然Bella阅读 2,164评论 0 9
  • 那是我上大学时,母亲为了让我能在学校宿舍盖的舒适,特地缝制了一床新棉被。后来听母亲说,那床被子用了足足十斤新下来的...
    七公爱吃鸡阅读 1,114评论 0 2
  • 爱情于某一层面 宣扬的意义在哪里 一起做的每件事 都是最浪漫的事 都值得坐在摇椅上 细细数来 讲给小辈听 何是爱 何为情
    血腥的哲学阅读 179评论 0 0
  • 四月青阅读 320评论 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