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更广泛接触诗始于《为你读诗》的公众号。初始缘由不是诗的韵律有多美,而是每天不同的读诗人那富有磁性,非常有感染力的嗓音深深吸引了我。于是乎,每天听一首诗成了我的一个习惯。伴随着听诗时间的增长,我慢慢喜欢上了很多诗的内容。只是喜欢归喜欢,对于懂行方面,我属于小白级别。充其量也不过是从字面意思去揣摩它的一些含义。最近写作群里李漩老师地到来,让我对诗歌有了一个颠覆性的认识。源于他近期写了一首诗叫《大雁》:当你向大地微笑的时候长城内外春暖花开当我向你表白的时候你已在群山之外一场雨就凉了一秋只一碗包谷酒米仓山的叶子就红了。我拜读完后,询问了一句内行人看来极为弱智的问题。我问他为什么要取名大雁,因为从我的角度看,诗中没有一丝迹象跟大雁挂钩。老师的答案是诗歌应该简单明了,是语言的提炼,不可以啰里八嗦。诗歌尽可能不要过于直白,否则会容易陷入口水诗的尴尬境地。老师的一番话让我想起前不久有人提及的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中尽管秋字,可是充分描绘了秋雨初晴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全诗还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特别耐人寻味。我这才明白,自己对诗歌地理解走入了一个误区。古诗除外,现代诗在我印象中一直认为只是散文的升级版,只需要有着精美的语言,随后把它折成短句就行。又或是只需要内心有灵感,随意写出开头一句在每段中重复,然后填充进去一些跟首句有关系的句子,最后呼应一下就是一首诗。原来我完全把很有内涵,很美意境的诗歌理解偏颇了。恰好李老师发来一篇《现代诗歌创作的十大毛病》的帖子。我恶补一通后,总算对正确解读诗歌增添了点知识。帖中提到创作诗歌的十大毛病的确让我获益颇多,现在把它分享出来与大家一起学习。一,废话泛滥,形式亢长。诗歌是语言的炼金术,但并不是任何语言都可以入诗的,不能像日常生活那样运用语言,必须对语言进行诗的处理,使其区别于日常的表达方式。只是如今有太多人过于滥用字句,表达太过随意,导致对读者形成了误导。二表达低俗,肮脏堕落。这是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现象,有些人为了所谓名气,或为了脱颖而出,根本没了道德底线,频频使用一些低级趣味,甚至宣扬色情暴力等露骨的作品。或许这样的作品短时能得到一些内心同样丑陋的人的追捧。但这样的作品绝对污染了诗坛环境,将会被人所唾弃。三,写作投机,急功近利。这跟如今社会过于浮躁有着很大关系,因为有很多人把物资追求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把其他方面的追求弱化甚至忽视掉,这样的结果,导致人不能沉下心来专心做一件事情。人心浮躁最直接体现在作品上,是为了吸引眼球为目的,在创作过程中想法投机取巧。读者的眼光是雪亮的,短期内可能会被表面现象所蒙蔽,时间一长,假如你不在质量上下功夫,那真是想翻身都难了。四,批评缺场,吹捧成风。一个人如果老被捧得高高的,没有定力,特别容易找不着北。但如今能对人提出中肯的,独到的意见或批评的人少之又少,因为都怕得罪了人引火烧身,不仅仅是在文学界,纵观整个社会社会又有多少人敢站出来,发自肺腑去评判一些不光彩现象呢?就连金星那样站在客观立场指出某些人的不良行为,也被冠上毒舌的恶名。所幸她没退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净化人心灵的效果。诗坛上同样需要这样的人出现,从而鞭策着诗坛更理性,更客观,从而创作出高于生活的佳作。五,精神颓废,灵魂空虚。这是文学界,乃至诗坛的一个非常要命的风气。有些人纯粹把诗歌当成一个宣泄的出口,作为一个负面情绪发泄的管道。殊不知,诗歌是种精神的力量,应成为催生力量的源泉,任何形式的诗歌创作都必须以弘扬“精神”这一诗歌的本质价值为己任,缺少精神为依托,任何文学作品都会成为行尸走肉,而变得一文不值。诗歌的处境说到底就是人的处境,诗歌的萎靡最直接的因素是个人生命力的衰弱和病态。没有精神健全的个人就不会有高贵的诗歌;诗歌不景气,其实是因为诗人的不争气导致的。六,山头林立,圈子盛行。网络的快速发展,给诗人和爱涂鸦所谓诗句的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如此一来,很多平台为了聚拢人气,为了彰显自己的高度,想尽办法打造各种稀奇古怪的门派,但有才之人不是遍地都有,没有蛋糕奉献时,只能胡乱拉人来充数,利用包装,把很多甚至连半桶水水平都没有人捧出来。如此的发展趋势又怎么提高诗坛的质量。七,理念偏激,矫枉过正。由于诗人的急躁情绪,想从根本上颠覆传统诗歌,因而造成了矫枉过正的弊端。比如,他们反对文艺政治化,便对社会生活不屑一顾,热中于崇尚自我;他们本想竭力改革诗风,变直白式的大众宣传为含蓄的自由表述,却使诗歌创作加快了玄学化的步伐,进一步拉开了诗歌与读者的距离;诗歌形式散文化也愈演愈烈,冗长无形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八,脱离现实,逃避责任。诗人是时代的产儿也是时代的缔造者,对现实生活的高度关注和对民间情况的诗性呼吁,是诗歌创作者们一脉相承的传统。诗人必须反映日常生活,展露时代精神,并以此折射出具有较高层次哲学意识、文化意识和人性意识。完全可以说:诗歌如果不关注社会,就会被社会淹没。可事实上,有很多人完全没有把写作立足于现实,只是漫天胡吹,渺无边际,写得完全是些人云亦云的东西。这样的作品又怎么可能入得了读者的法眼。九,乱花迷眼,缺乏经典。有句话说得好,这是个诗人泛滥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缺乏经典诗人的时代,是一个缺乏经典诗歌作品的时代。造成这样的原因还是,诱惑太多,人的内心很难平定,就如坐在一艘老摇摇晃晃的船上,又怎么可能让人平心静气去创作呢?内心的翻江倒海致使很难有高品质的作品出现。十,真情匮乏,矫情滥觞。我们都知道,真情是最宝贵的品质,不管任何形式的作品,如果没有真情作为基础,那样的作品是空洞无物的。只有付出真情,在创作时先把自己给打动了,才有可能感染到别人。记得有记者采访《花千骨》的原著作者。她说在创作过程中沉浸在人物中,会不由自主失声痛哭。所以才有了后来这部剧火爆荧屏。那些靠卖弄技巧,矫情造作的的作品,或许能过了作者本身那关,但是想在读者或观众面前蒙混恐怕没那么容易。10.19454天